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素質的關鍵措施,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一代新人的必要措施。
為適應國際、國內形勢對科普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我國的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特提出以下意見。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位變革力量。世界范圍內新技術革命的日新月異,促使全球經濟、社會的發展乃至人們生活方式不斷發生重大變革。科技競爭、特別是人才競爭,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許多國家都把提高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看成是21世紀競爭成功的關鍵。為適應世界潮流,迎接下一世紀的挑戰,普及科學文化教育,將人們導入科學的生產、生活方式,是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軌道、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關鍵環節。依靠科技進步和知識傳播,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維護社會穩定,是當前我國的重要任務,也是今后我國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2.建國45年來,在廣大科技、教育、文化工作者,特別是科普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國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科普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科普組織網絡日益健全。全國許多省(市)每年都舉辦一些大型科普宣傳活動,國家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計劃及有關活動也在增強全民科技意識、普及科技知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特別是結合技術推廣和技術培訓,農村技術普及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由于各部門通力合作和全社會共同參與,一個群眾性、社會性的科普工作局面已經初步形成。
雖然科普事業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但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近些年來,由于有些地方對科普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致使科普工作面臨重重困難,科普陣地日漸萎縮。與此同時,一些迷信、愚昧活動卻日漸泛濫,反科學、偽科學活動頻頻發生,令人觸目驚心。這些與現代文明相悖的現象,日益侵蝕人們的思想,愚弄廣大群眾,腐蝕青少年一代,嚴重阻礙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因此,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強科普工作,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
3.科學技術的普及程度,是國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標志,事關經濟振興、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因此,必須從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興旺和民族強盛的戰略高度來重視和開展科普工作。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愚昧更不是社會主義。加強科普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就是從根本上動搖和拆除封建迷信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在提高全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要努力提高精神生活的水準,使科普工作真正成為“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成為實現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軌道的重要途徑,成為實現決策科學化的有力保障,成為培養一代新人的重要措施。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引導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掌握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方法、學會科學思維,戰勝迷信、愚昧和貧窮,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奠定堅實基礎,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務。
4.要把提高全民科技素質,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促進“兩個文明”建設作為科普工作的中心任務。在提高和統一全黨、全社會對科普工作認識的基礎上,改善和加強各級黨委、政府對科普工作的領導,把它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常抓不懈,使之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科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普隊伍和設施,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有成效地組織開展科普工作;要通過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的政策法律體系和支撐服務體系;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地開展科普工作,傳播科技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使科普工作群眾化、社會化、經常化。
5.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和政府對科普工作的領導。科普工作是國家基礎建設和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宏大社會工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科普工作提到議事日程,通過政策引導、加強管理和增加投入等多種措施,切實加強和改善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全國的科普工作,由國家科委牽頭負責,制定計劃,部署工作,督促檢查,實行政策引導。為適應新形勢下科普工作面臨的新任務,將建立由國家科委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和組織全國的科普工作。中國科協以及其他各群眾團體、學術組織都要繼續發揮主動性,大力開展日常性、群眾性的科普活動。
國家將進一步組織制訂科普工作的總體規劃,將其納入國家“九五”計劃,并逐級納入各部門和地方的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規劃。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要按照總體目標和要求確定科普工作的規劃和計劃,以利監督執行。要特別注意科普工作同其他經濟、科技、教育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銜接,更好地發揮這些計劃在提高國民素質和綜合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6.科普活動涉及全社會,有必要對政府、團體、公眾對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的行為、權利和義務進行法律規范。國家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關于“普及科學技術”的總要求,制定專項法規或實施細則,加快科普工作立法的步伐,使科普工作盡快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
各地可以通過開展“科技(科普)周”等形式,規范本地區的科普活動,促進科普工作的群眾化和社會化。
7.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當前科普工作的重點應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科普工作的內容上講,要從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教育普及三個方面推進科普工作。在繼續做好科學知識和適用技術普及宣傳的同時,要特別重視科學思想的教育和科學方法的傳播,培養公眾用科學的思想觀察問題,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問題的能力。
從科普工作的對象上講,要把重點繼續放在青少年、農村干部群眾和各級領導干部身上。要努力發揮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結合中小學教育改革,多形式、多渠道地為青少年提供科普活動陣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要繼續面向億萬農民,特別是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民,傳播和普及先進適用技術,因地制宜、扎實有效地開展農村科普工作。要增強領導干部的科技意識和對科學技術的理解能力,幫助他們不斷擴大知識面,了解科技發展動態,認識科學技術對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推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進程。
要始終高舉科學旗幟,引導教育人民,凈化社會環境,用科學戰勝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提高全社會的科技意識,搞好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8.以改革促發展,努力開創科普工作的新局面。作為整個科技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普工作也要深入貫徹“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科技體制改革的方針,結合社會公益事業的特點,逐步形成開放、競爭、流動的新機制,適應科普工作社會化、現代化的要求。“穩住一頭”指的是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穩定和建設一支精干的專業科普工作隊伍。要進一步創造環境和氣氛,使專業科普工作者和其他科技工作者從事科普工作的勞動成果得到應有的承認;同時要在工作、生活、進修、獎勵、職稱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以穩定隊伍,繁榮創作。對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普工作者,國家將給予表彰和獎勵。“放開一片”主要是放開放活一大批基層科普組織和機構,引導它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按市場經濟規律運行,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償服務。特別是對于從事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和信息服務的機構和人員,要鼓勵他們按照“自愿組合,自籌資金,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原則,走自我發展的道路。要把科普組織體系的建設同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結合起來,鼓勵、支持各種形式的民營科技服務組織的發展。
9.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財政收入的不斷增加,國家將逐步增加對科普工作的投入,并給予長期、持續、穩定的支持。各級政府也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對科普工作的經費投入。
要進一步改革資金使用方式,統一思想,加強集成,集中有限資源辦大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各級政府都要對科普設施建設予以優先重視,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可能,將其納入有關規劃和計劃。各地應把科普設施、特別是場館建設納入各地的市政、文化建設規劃,作為建設現代文明城市的主要標志之一。當前,主要是把現有場館設施改造和利用好,充分發揮其效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是經濟較發達地區,應該盡可能地創造條件,對現有的科普設施進行改造,使之逐步完善。
10.國家鼓勵全社會興辦科普公益事業,并將制定有關公益事業的法規和政策。在嚴格界定的基礎上,明確公益事業產權,使公益事業法人化,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其他事業單位捐助科普事業,興辦為社會服務的科普公益設施。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廣泛吸收海外資金支持和興辦這類公益性機構。
11.要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介,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要從提高全民素質和培育下一代的高度認識科普宣傳的重要性,重視傳媒的科學教育功能,把科普宣傳作為整個宣傳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在報刊、圖書、廣播、電視和電影等大眾傳播媒介中加大科普宣傳的力度和數量,通過政策發動、輿論引導,造成聲勢,逐步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要鼓勵和提倡新聞工作者學習科技知識,加強對科普宣傳的鼓勵和支持。對科普報刊圖書,科普影視聲像作品的創作與發行,應給予扶植,充分發揮這些現代化傳播手段的作用。各類公益廣告要增加科普宣傳的含量,宣傳科學、正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創造有利于科普工作的全方位的輿論環境。
各級文化、宣傳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新聞出版等大眾傳媒中科技內容的管理,創造科學、文明的社會氛圍。要明令禁止有關涉及封建迷信或尚無科學定論、有違科學原則和精神的獵奇報道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宣傳。對某些不易劃清界限或暫時不能定論的內容或活動,應嚴格加以控制。對確實造成不良影響的機構和個人,應予以相應處罰;對個別觸犯刑律的,要予以制裁。
12.要充分認識破除反科學、偽科學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把這項工作始終不懈地堅持下去。對利用封建迷信搞違法犯罪活動的要堅決依法打擊,對反動會道門組織要堅決依法取締,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的人要進行批評教育。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自覺加強對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學習,自覺反對和抵制各種反科學思潮的沖擊和影響,不準參與、鼓勵各種封建迷信和偽科學活動。禁止黨政干部參神拜廟、求卦占卜、大辦喪事,為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起模范帶頭作用。
要通過行政和法律手段,清理和整頓現有的神怪洞府,取締求神問卜等封建迷信活動。要在認真貫徹黨的宗教、民族政策的基礎上,加強對人文景觀、旅游設施建設的管理,提高導游人員的素質,充分發揮其科普教育功能。
13.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廣泛、深入地開展科普工作,使之逐步走上群眾化、社會化、經常化的軌道。在繼續發揮各級科普專業隊伍主力軍作用的同時,要鼓勵和支持全社會共同參與,齊抓共管。教育、宣傳、文化、旅游、共青團、工會、婦聯等有關部門要積極發揮作用,充分利用現有的渠道和陣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教育和宣傳活動。各科技機構、大專院校和科技工作者要積極投身于科普事業,通過舉辦公開講座、開放實驗室、參觀等多種方式進行科普宣傳,積極發揮宣傳、教育職能。要鼓勵從事科技工作的專家、學者,特別是院士、老科學家走向社會,到青少年中去,帶頭宣講科技知識。
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是關系到我國21世紀發展的根本性、戰略性的工作,全黨、全社會都要高度重視,認真抓好。各有關部門要研究制定加強和改善科普工作的實施方案,并認真督促執行。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研究制定貫徹本文件的具體實施辦法,并盡快落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2016修正)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8-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及調整2007年末國債余額限額的決議
2007-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9)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特權與豁免公約》的決定
200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1996修正本)
1996-03-17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3-03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