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條文釋義(一)
第四十九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
【釋義】本條是關于公安機關對不履行監護職責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如何處理的規定。
一個孩子的成長既離不開社會,也離不開學校,更離不開家庭。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負有一系列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認真履行這些職責,對子女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條所說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是指不履行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及其他合法權利的職責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對未成年人的監護、教育職責以及本法規定的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社會公德教育、理想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預防犯罪方面的教育等職責。在這些教育中,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尤其是預防犯罪的教育,是使未成年人能夠健康成長的最重要的教育。
未成年人的成長是由小到大,由無知到知之甚少,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最后成長為一個完全的、合格人材。一個犯罪行為的形成也是由不懂法或法制觀念薄弱到染上不良習俗,如果對不良習俗不予以及時制止,就會發展為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也就是一步之遙。所以,對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應從小抓起,對其不良行為應做到防患于未然。這也是作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盡的法律義務。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特別是不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職責,給未成年人的成長帶來極大的危害。
本條所說的“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是指本法第14條所規定的“曠課、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和第34條規定的“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多次偷竊;參與賭博,屢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的嚴重不良行為。
對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相互配合,采取措施嚴加管教,也可以依照規定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
實踐證明,不少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不良習慣是由于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其溺愛、嬌生慣養、不管不教造成的。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放任不管,甚至縱容,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也是未成年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法律對于未盡職責,放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規定了法律責任,即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并責令其對未成年人嚴加管教。這里說的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是指沒有依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關法律所規定的內容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和教育,明知未成年人染有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不嚴加管教,應該制止而不制止、任其發展的行為。“訓誡”,是指公安機關用口頭的方式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進行批評、教育的一種辦法。在對其進行訓誡時,一定要嚴肅地指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及其可能會導致的結果或造成的危害,讓家長應當充分認識這個問題,努力改正自己的錯誤做法,不再重犯。同時,應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嚴加管教。“管教”,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社會主義公共道德的要求,采取正確、適當的方法,對未成年人加以必要的管理、教育和約束,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法律賦予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子女的管教權利和義務,是因為未成年人年幼無知,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需要成人對其予以指導。尤其是對犯了錯誤的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更有責任對其進行批評、教育、糾正和引導。“嚴加管教”與一般的管教不同。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可以對未成年人的行為予以監督、對其活動范圍加以限制、教育他不與壞孩子交朋友、經常與學校老師取得聯系等等。但是,應當指出的是,不能一說嚴加管教,就隨便體罰、變相體罰或打罵、虐待未成年人,濫用管教權。#p#分頁標題#e#
第五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違反本法第十九條的規定,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立即改正。
【釋義】本條是關于公安機關對讓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單獨居住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如何處理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19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對于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得單獨居住還是第一次作為禁止行為在法律中予以規定,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予以保護的重視程度。這樣規定,主要是考慮到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正處在少年時期,生理、心理發展還很不成熟,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弱,如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差,依附于成年人的程度較大,還需要家庭的保護和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讓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不僅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沒有保障,而且很容易因其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自控能力和抵御不良影響侵蝕的能力,受到不法侵害或沾染壞習氣,實施不良行為,甚至走向違法犯罪,這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有很大危害,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根據本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違反本法第19條的規定,讓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的,公安機關應當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并責令其立即改正。
第五十一條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接到報告后,不及時查處或者采取有效措施,嚴重不負責任的,予以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本條是關于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接到未成年人或其父母、其他監護人、學校關于他人違法犯罪的報告后,未及時查處或采取有效措施,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8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學校發現有人教唆、脅迫、誘騙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后,應當依法查處,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應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其人身安全。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只要教唆他人犯罪就構成教唆罪。對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這一規定體現了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和對教唆犯的嚴厲打擊。《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對此也有規定。任何人只要發現有人教唆、脅迫、詐騙未成年人進行違法犯罪行為,就應當向司法機關或者有關部門報告,這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也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學校規定的法定義務。
公安機關是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保護公民的權利,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專門機關,對保護未成年人的安全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公安機關接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學校報告有人教唆、脅迫、誘騙未成年人進行違法犯罪行為時,應當立即派出有關人員及時趕到現場依法查處或者根據情況采取保護措施或急救等措施,以保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如果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接到報告后,違反法律規定,沒有及時趕到現場、及時查處或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是失職。如果由于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關于玩忽職守罪的有關規定追究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后果”,是指造成未成年人或他人傷亡等嚴重后果。對于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在接到報告后,沒及時查處或者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其行為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不構成犯罪的,應當給予公安機關工作人員以行政處分。這里的行政處分包括警告、嚴重警告、記過、記大過直至開除公職等處分。對于接到報告后,及時趕到現場也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但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當公安人員趕到時后果已經發生等原因,造成嚴重后果的,不應對公安人員追究刑事責任或給予其他處罰或者處分。實踐中一定要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這樣規定的目的一是體現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二是體現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的重視。#p#分頁標題#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周宗江律師,宜昌人,武漢大學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從2006年開始從事專職律師工作至今,宜昌市規范化建設示范所---湖北楚賢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副主任,國家注冊律師執業證號14205200710799916。 周宗江律師,具有豐富的執業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功底,頗具匠心,成功辦理了大量民、商、刑事訴訟案件和非訴法律事務,是一名值得信賴的好律師。 民商事方面包括合同法、債權債務、侵權賠償、婚姻繼承、公司法、 財產糾紛處理、房產建筑、勞動法、保險法、知識產權法等領域,累計代理案件數百宗,均取得了委托人的好評,執業15年來無投訴,不少案件被各大媒體報道。為一些企事業單位擔任法律顧問,提供了優質的非訴訟法律服務。其中不乏重大疑難法律事務,如為一宗標的達數億元的合同糾紛案件提供法律服務,為委托人避免過億元經濟損失;如為湖北首例鄉村道路缺陷交通事故案6名遇難者家屬狀告當地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門取得勝訴等。 刑事方面,代理了一批刑事辯護案件,較好的維護了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為被告人實現了無罪、免處、緩刑、取保候審、減輕或從輕處罰。 周宗江律師為人誠實守信,工作認真負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2011-10-29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畢鳴岐國民事糾紛被訴法院可否傳喚問題的答復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的表決辦法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