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1993)魯民終字第4號《關于淄博食品廠訴張店區車站辦事處財產交換一案請示》收悉。經研究認為:張店區商業局與原張店公社1980年11月25日簽訂的財產交換協議,是在雙方平等、自愿和合法的前提下,依照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原則簽訂的,且經張店區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應屬有效。對其遺留的尚未履行部分,淄博市人民政府也同意按原協議繼續履行。故同意你院意見,即此案按終審判決執行。
附: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淄博食品廠訴張店區車站辦事處財產交換一案請示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山東省淄博食品廠訴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人民政府車站辦事處財產交換一案,前由山東省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于1993年5月22日作出一審判決,宣判后,車站辦事處不服,向我院提起上訴,我院于1993年10月25日作出終審判決。車站辦事處仍不服,向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提出申訴,省人大信訪處將其申訴材料轉我院,并函告我院對本案進行復查。1994年2月21日,省人大邀集省法院和省土管局對該案進行座談,并提出了具體意見。我院又進行了研究討論,認為終審判決并無不當。因在案件性質上與省人大、省土管理局有不同意見,特請示最高法院。現將本案的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雙方當事人的情況
二審上訴人(一審被告)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人民政府車站辦事處,住張店區杏園西路176號。
法定代表人張海安,張店區車站辦事處主任。
二審被上訴人(一審原告)淄博食品廠,住張店區新村西路174號。
法定代表人張元宵,淄博食品廠廠長。
一審被告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人民政府公園辦事處,住張店區共青團西路64號。
法定代表人魏愛英,公園辦事處主任。
一審被告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人民政府體育場辦事處,住張店區中心路東二街。
法定代表人高新鎮,體育場辦事處主任。
一審第三人張店機械車輛修造廠(原農機械廠),住張店區新村西路172號。
法定代表人王傳信,修造廠廠長。
二、二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及證據。
淄博市張店區商業局為了擴建廠房,擴大食品復制品的生產,張店公社為了安排城區土地被征用后所屬農轉非人員的就業,雙方于1980年11月25日簽訂了財產交換協議,張店區商業局將制冰廠及生產任務移交給張店公社經營管理,張店公社將拖拉機站、養豬場、農械廠交給張店區商業局。具體內容1.張店區商業局將制冰廠整套設備及全部生產任務移交給張店公社,移交后張店公社仍承擔張店地區城鄉人民所需的冷飲制品。不另建新廠。2.移交后該廠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單位,人員安排、組織領導均由張店公社負責,生產所需原材料仍按原渠道供應,由張店區商業局列計劃,保證供應。3.張店區商業局負責業務和技術指導,協助安排生產,搞好經營管理,直至能獨立生產經營為止。4.張店區商業局固定資產凈值223581.25元,張店公社凈值50萬元(包括地面建筑及原土地征購費)由張店區商業局再補給張店公社276418.75元,張店區商業局制冰需用的低值易耗品不作價計算無償交給張店公社。5.雙方互換固定資產明細表,移交時雙方均按此明細表辦理移交。雙方不得因移交損壞、拆除所有固定資產及設備零部件,雙方均應保證完好無缺。6.張店區商業局根據張店公社的需要,1981年上半年給張店公社解決計劃木材指標20立方米,張店公社按價付款,張店公社同意張店區商業局再征用土地10畝,搞福利設施需要。7.并報請張店區人民政府核準后生效。證據:原協議書。
協議簽訂當日雙方聯合向張店區人民政府寫了《關于制冰廠與公社拖拉機站、農械廠、養豬場互相交換的聯合報告》,證據:原報告為證。
張店區人民政府于1981年1月21日召開的第14次區長辦公會議同意張店區商業局、張店公社的聯合報告及其協議書,并望抓緊實施,以期盡快擴大糕點、糖果等食品生產,滿足城鄉人民的供應。公社養豬廠暫不撤銷,廠址不動,可以縮小規模,如影響食品廠建設時,再行研究搬遷。證據:1981年1月21日張店區人民政府第14次區長辦公會議紀要。
會后張店區商業局即將制冰廠按照協議交給張店公社,并分批交付了差價,全部履行了協議中應負的義務。張店公社交付了養豬場。1982年張店公社更名為潘莊鄉,1985年潘莊鄉撤銷后,分設了體育場辦事處、公園辦事處、車站辦事處。原潘莊鄉的財產按照地域劃分范圍及大體平衡的原則由三個新設的辦事處進行分割。原協議未交付的拖拉機站、農械廠按地域劃分應劃歸公園辦事處,但因原制冰廠劃歸車站辦事處,為后期便于解決糾紛,故將拖拉機站、農械廠亦劃歸車站車辦事處。證據:原潘莊鄉鄉長張可誠、黨委書記楊敬忠的證言。
在此期間,張店區商業局多次要求對方履行原財產交換協議未果。1988年在張店區人民政府協調下車站辦事處將拖拉機站交付給張店區商業局。1989年4月8日張店區商業局作出張商字(1989)第25號文件,將原協議交換所得財產歸屬淄博食品廠所有。1989年6月10日淄博食品廠向張店區人民政府寫了要求車站辦事處交付未履行的原農械廠的報告。1989年9月4日張店區人民政府召開的第55次常委會決定,雙方仍應按區政府決定執行,并由張店區土管局協調,協調不成交法院處理。證據:1989年9月4日張店區人民政府第55次常委會紀要。
幾年來,多次處理未獲解決,淄博食品廠于1993年3月訴至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要求張店區車站辦事處交付張店機械車輛修造廠(原農機械廠)及賠償經濟損失。
我院于1993年10月25日作出判決:一、張店區車站辦事處將張店機械車輛修造廠廠房及附屬設施移交給淄博食品廠;二、將廠房及附屬設施騰出;三、張店區車站辦事處賠償淄博食品廠經濟損失5萬元。
三、申訴理由
張店區車站辦事處的主要申訴理由是;一、二審判決認定財產交換,定性不當。該案屬于土地權屬糾紛,財產交換的前提應先辦理土地使用手續,否則,財產交換無效。
四、請示的問題
該案的焦點是1980年淄博市張店區商業局與張店公社簽訂的協議的性質是屬于財產交換還是土地權屬。省人大及省土管局認為該案性質應定為土地權屬糾紛,同時涉及到財產。淄博市張店區商業局與張店人民公社是以財產交換的形式變相買賣土地,規避了當時國務院《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法》的有關規定。理由是1.張店區商業局與原張店公社1980年11月25日簽訂協議前,曾向政府申請土地擴建廠房未被批準,才與張店公社簽訂了財產交換協議。2.商業局所有的制冰廠占地面積才兩畝多,而原張店公社所有的兩廠(場)一站占地面積有69畝,并且,商業局當初簽訂協議的意圖并不是為了養豬、搞農械或拖拉機站。因此,原協議應視為無效,建議將此案交地方政府處理。如法院直接處理,已經交付的維持現狀,沒有交付的不再交付。
我們認為,該協議應屬財產交換,原協議有效,應繼續履行。理由是:1.原協議的一方張店人民公社與另一方張店區商業局,是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依照有利于張店公社地區土地被征用后所屬轉非人員的就業安置、擴大張店區城區居民的食品供應、張店區經濟發展的原則訂立的。從協議內容看,互相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對各項條款經過協商一致,并報請張店區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且大部分財產已按協議履行完畢。2.原協議是雙方以各自所有的財產為交換內容的財產交換協議,而不是土地征用協議,雖然履行協議后要涉及相關土地使用權的轉移問題,當事人可持法院生效判決,依照土地使用權應隨房產權的轉移而轉移的原則,到政府主管部門辦理有關手續。3.多年來,淄博食品廠一直要求張店區車站辦事處履行原協議,交付張店機械車輛修造廠。車站辦事處執意不交,給淄博食品廠的經濟發展造成損失,我們考慮到未能及時交付,有其機構幾次變更等歷史原因,故只判決張店區車站辦事處給淄博食品廠適當賠償。
以上認識妥否,請批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歡迎各位網友前來咨詢,實行前期免費咨詢,初步分析案件,提出解決方案,部分案由可視情況風險代理(勝訴后收費),不成功不收費,依法窮盡所有辦法,為客戶取得最大戰果。 1、咨詢電話(陳述案件情況+想達到的目的)。 2、微信咨詢(陳述案件情況+附證據材料+想達到目)。? ? ? 3、面談咨詢:前往律所面談,需提前預約,帶齊全部證據材料前來詳談。 本律師辦案實行免費咨詢、細心分析案情、部分案由可實行風險代理,不成功不收費。 鄭偉良律師,現為廣東紅棉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廣東紅棉律師事務所,以廣東南方特色的廣州市花為所的命名,象征正直、正氣,具有濃郁的廣東特色,律所成立于1993年,前身為廣東證券律師事務所,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為廣東乃至全國成立較早的律師事務所,目前律所擁有律師和輔助人員近200人,律所曾獲得“中國十佳律師事務所稱號”、“人大常委會信訪工作法律顧問單位”、CCTV欄目合作伙伴、廣州市規范律師事務所等榮譽稱號。 鄭偉良律師,畢業于中山大學本科學歷,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樹立良好的口碑,誠實、守信、勤勉、盡職,有著專業、深厚、系統的法律功底,從事法律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和廣
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10-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博物館條例
2015-02-09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2009-12-22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
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