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五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加快企業改革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過程中,不少地方出現了借企業改制之機懸空、逃廢金融債務的現象。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社會信用關系,致使金融機構大量債權懸空,信貸資產質量下降,國有資產流失。為規范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的改制工作,防范和制止各種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切實保護金融機構合法權益,防范金融風險,現就在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過程中加強金融債權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切實加強對企業改制的指導和監督
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大局出發,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企業改制的有關政策、措施,切實加強對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規范企業改制行為,堅決制止各種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各地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本地區企業改制中金融債權保全工作,積極支持金融機構做好金融債權管理工作,嚴禁包庇和縱容改制企業的逃廢金融債務行為。
二、改制企業要依法落實金融債務
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工作,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經貿委、國有資產管理局《關于防止銀行信貸資產損失的通知》(銀發〔1994〕40號)的規定。企業在改制過程中,不論采取何種方式進行改制,都必須充分尊重金融機構保全金融債權的意見,依法落實金融債務。金融債權債務未落實的企業不得進行改制,有關部門不得為其辦理有關改制審批和登記手續,也不得頒發新的營業執照。在本通知下達之前已經發生逃廢金融債務的改制企業,必須立即糾正并重新確立金融債權債務關系。
三、金融機構要積極參與企業改制工作,依法維護金融債權安全
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工作涉及金融機構債權時,必須有債權金融機構參加,金融機構要嚴格監督改制企業的清產核資和資產評估等工作。各金融機構要認真落實金融債權保全責任制,加大債權清收力度,制定相應措施,切實維護金融債權的安全,并將金融債權保全情況定期向中國人民銀行報告。對懸空、逃廢金融債務嚴重的地區,各債權金融機構應降低對該地區分支機構的授信等級。
四、認真做好改制企業的資產評估和產權登記工作
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必須經過嚴格的資產評估和審核,國有中小企業改制的資產評估結果要經承擔國有資產管理職能的部門確認。按照《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192號)規定,國有中小企業改制發生產權變動時,應申請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有關部門在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時,應要求改制企業提交有關金融機構出具的金融債權保全文件。國務院承擔國有資產管理職能的部門要加強對資產評估機構的管理和監督,認真做好改制企業的資產確認和評估工作,嚴禁將改制企業的國有資產人為低估和無償量化分配給個人。資產評估機構必須有合法的資格認證和開業證明,要真正辦成公平、公正的社會中介組織,依法評估、嚴格自律,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五、進一步加強對金融債權管理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
中國人民銀行要高度重視企業改制過程中金融債權管理工作,主動與地方人民政府溝通、協調,加強對金融債權管理工作的領導。要把維護金融債權作為金融監管的重要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遇到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各分支行發現轄區內逃廢金融債務行為,要立即予以制止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行報告。
中國人民銀行要組織有關金融機構對企業多頭開戶進行專項清理。各金融機構要嚴格執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帳戶管理的規定,堅決執行基本存款帳戶制度,防止改制企業利用“多頭開戶”逃廢金融債務。對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為逃廢金融債務的改制企業,各金融機構一律不予開立存款帳戶,更不得為其提供貸款、結算等服務。
六、加強金融法制宣傳,強化社會信用觀念
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大金融法制宣傳的力度,提高全社會的金融安全意識,維護正常的社會信用關系。各地人民政府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審理金融債權債務糾紛案件,加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培育,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對依法改制、實現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企業,要大力宣傳;對改制不規范,借改制逃廢金融債務,造成信貸資產流失的單位和個人,要嚴肅處理并予以通報。
對違反本通知規定造成金融債權損失的,要嚴肅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地方人民政府支持、縱容改制企業逃廢金融債務的,要追究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領導人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12-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九號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00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1993)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取得采礦權的規定的答復
1989-08-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湘潭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2-05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