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記者在華工作指南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1-19 · 5349人看過
                 目錄

  第一部分 常駐手續
  一、辦理《外國記者證》
  (一)如何申請在華常駐
  (二)辦理《外國記者證》的手續
  (三)《外國記者證》的延期
  (四)《外國記者證》的補發和注銷
  二、申請簽證和辦理《外國人居留證》
  (一)辦理《健康證明書》
  (二)辦理《外國人居留證》
  (三)辦理出入境手續
  三、護照和財物報失
  第二部分 新聞采訪
  一、采訪國家主要領導人申請程序及受理辦法
  二、采訪國務院各部委領導申請程序及受理辦法
  三、在北京市采訪申請程序
  四、赴其它省、自治區、直轄市采訪申請程序
  五、如何采訪本國及第三國領導人訪華活動
  六、如何采訪中國領導人重大出訪活動
  附:(一)外交部發言人機制及運作方式簡介
    (二)其它部門發言人機制及運作方式簡介
  第三部分 生活幫助
  一、租用或購買住宅和辦公用房
  二、聘用中秘及服務人員
  三、學習中文
  四、納稅
  五、子女就學
  六、親友來華探親或度假
  第四部分 聯絡部門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二、國務院各部委
  三、國務院直屬機構
  四、國務院辦事機構
  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外辦
  六、北京市市屬各區、郊區縣外辦
  七、各主要新聞單位對外聯系電話
  第五部分 附件
  一、《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管理條例
  二、外交部外國記者新聞中心簡介
  三、外交部網站簡介
  四、對外國人開放的地區

                 前言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新聞機構在中國設立了常駐機構并派駐記者。為了給外國記者在華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務,我司在《外國駐華記者須知》和《外國記者在華工作手冊》的基礎上,編寫了這本《外國記者在華工作指南》。
  《指南》融權威性、服務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內容幾乎涵蓋外國記者在華工作、生活的各個層面,例如,如何辦理《外國記者證》,如何在華進行新聞采訪,如何聘用中文秘書,如何租、購辦公和居住用房,如何交稅等。相信《指南》會對記者朋友在華工作有所幫助。
  《指南》“附件”中的《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管理條例》是外國記者需要了解的重要文件,請認真閱讀。自《指南》出版之日起,原《須知》和《手冊》即行廢止。

                                編者
                             二00一年四月

             第一部分 常駐手續



 一、辦理《外國記者證》
  (一)如何申請在華常駐
  外國常駐記者,是指依照《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由外國新聞機構派遣每年常駐中國六個月以上、從事新聞報道業務的職業記者。目前,外國記者可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常駐。外交部新聞司(以下簡稱新聞司)是負責管理外國駐華記者的職能部門;經外交部授權,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以下簡稱上海市外辦)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以下簡稱廣東省外辦)分別負責管理外國駐滬、駐粵記者。
  外國新聞機構如欲在華派遣常駐記者,應當以書面形式,向新聞司提出申請。申請可直接向新聞司提出,也可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向新聞司提出。申請書應當由該機構總部負責人簽署,并包括以下內容和文件:
  1、該新聞機構基本情況;
  2、派遣記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國籍、職別、履歷、擬常駐城市;
  3、派遣記者的職業記者證明文件。
  獲批準后,即可派遣記者來華常駐。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外國新聞機構派遣同一人為其常駐記者的,應當依照前款規定分別履行申請手續,并在各自申請書中注明該記者所兼任的記者身份。
  (二)辦理《外國記者證》的手續
  《外國記者證》是記者在華的身份證,是記者進行采訪、報道的必備證件,應隨身攜帶并妥善保管,采訪時須出示受檢。外國駐華記者進行采訪或旅行,須隨身攜帶《外國記者證》、本人護照和《外國人居留證》等有效證件。
  新任記者
  獲準來華常駐的外國記者須在抵達中國后7個工作日內,持該機構總部負責人(董事長、或正副社長、或正副總編輯、或正副臺長等)簽署的委任書和本人護照到外交部外國記者新聞中心(以下簡稱新聞中心)、駐滬記者到上海市外辦、駐粵記者到廣東省外辦辦理注冊手續。注冊時須提供辦公和居住地址、交6張近期護照照片,填寫一式兩份“外國記者注冊申請表”,領取新聞司頒發的《外國記者證》(駐滬記者的《外國記者證》由上海市外辦頒發,駐粵記者的《外國記者證》由廣東省外辦頒發)。
  兼任記者
  外國常駐記者如欲兼任其它外國駐華新聞機構記者,須按《條例》規定,由有關外國新聞機構總部負責人向新聞司提出書面申請并經批準,向新聞中心(駐京記者)或上海市外辦(駐滬記者)、廣東省外辦(駐粵記者)辦理注冊手續,領取注明兼任機構的《外國記者證》。 
  代任記者
  外國常駐記者離開中國1個月以上6個月以內,其派遣機構要求派遣代任記者的,應當由該機構總部負責人事先向新聞司或者中國駐外使領館提出書面申請,并附具代任記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國籍、職別、履歷和職業記者的證明文件。來華臨時代任常駐記者的注冊手續與常駐記者相同,在領取新聞司或外交部授權的地方外辦(目前為上海市外辦和廣東省外辦)頒發的“臨時”《外國記者證》后方可開始采訪活動。一俟常駐記者返任,代任記者應即停止采訪活動,并向原發證機關交回臨時記者證。
  外國新聞機構要求輪換其常駐記者,應提前30個工作日由該機構總部負責人按《條例》第5條向新聞司提出申請并經批準。新任記者領取《外國記者證》的同時,被輪換的記者應即停止采訪報道活動,并將本人的《外國記者證》交回原發證機關注銷。如被輪換記者不到原發證機關辦理離任手續,將影響新任記者駐華手續的辦理。
  外國常駐記者如停止在華業務活動,應提前30個工作日通知新聞司(駐京記者)或上海市外辦(駐滬記者)、廣東省外辦(駐粵記者),將《外國記者證》交回原發證機關注銷,辦妥有關稅務事項、結清房租和各種應付費用。離境前將《外國人居留證》交邊防檢查站注銷。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
  新設常駐新聞機構,該機構負責人需在辦理《外國記者證》的同時,辦理《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并持該證和新聞司給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以下簡稱公安局)的函到公安局辦理制作該機構公章的手續。(駐滬、粵外國記者分別到當地政府指定的有關單位辦理上述手續)。首席記者(負責人)輪換,則請繼任者持《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到新聞中心辦理變更機構負責人手續。
  (三)《外國記者證》的延期
  常駐記者的《外國記者證》有效期為1年。新聞中心于每年12月集中辦理記者證延期手續,新任常駐記者的記者證有效期一律發至當年年底。記者須在該證期滿前至少10個工作日內向原發證機關辦理送驗、延期手續。逾期申辦,須由本人說明情況。逾期30天,且無正當理由的,則自行喪失外國常駐記者資格。臨時記者證的有效期按新聞司批準的日期為限(有效期不超過六個月),有特殊原因需延長者,須提前10個工作日提出書面申請,交新聞中心辦理延期手續。
  在京常駐記者辦理記者證延期手續需持:
  1、由記者所屬駐京分社首席記者簽發的記者證延期申請信;
  2、2張護照照片;
  3、當年的記者證或復印件(領取新證時,舊證需交回注銷)。
  駐滬、粵記者分別向當地有關部門申辦記者證延期手續。
  (四)《外國記者證》的補發和注銷
  駐京記者的《外國記者證》一旦遺失,須立即書面報告新聞司,說明原因,并登《北京日報》聲明作廢。經批準并見登報聲明剪報后可補發。(駐滬、粵記者按當地有關規定辦理)。
  如記者證損壞,可持舊證到新聞中心換領新證。

 二、申辦簽證和辦理《外國人居留證》
  (一)申辦簽證
  獲準來華常駐的外國記者及其家屬可向中國駐當地使領館申辦J-1簽證,外國常駐新聞機構非記者身份的外籍工作人員及其家屬申請Z簽證。一般情況下,簽證上只標明入境有效期而無停留期。駐華記者入境領取《外國記者證》后應盡快到常駐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機關申辦本人和家屬的居留手續。
  (二)辦理《健康證明書》
  北京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檢疫局)為駐京外國人辦理《健康證明書》。檢疫局在出具《健康證明書》之前需要對當事人進行體檢(16歲以下兒童免檢),時間是每周一至周五8∶00—13∶00。參加體檢時須空腹,并持本人護照、一張護照照片。《健康證明書》自簽發之日起六個月有效。
  北京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地址:朝陽區和平里北街2號
  電話:64216273
  郵編:100013
  (三)辦理《外國人居留證》
  持J-1簽證的記者和持Z簽證的非記者身份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須自入境之日起30日內親自到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地址:東城區安定門東大街2號,電話:84015292、84015293或64047799轉4301、4302,郵編:100007)申請辦理《外國人居留證》。
  辦理《外國人居留證》時需要提供以下文件及證明材料:
  1、本人有效護照和簽證;
  2、常駐記者須交驗《外國記者證》,申請人要在申請表上簽字或加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公章;
  3、租房合同或購房的相關文件證明;
  4、近期護照照片2張;
  5、北京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出具的《健康證明書》;
  6、非記者身份的工作人員申請辦理《外國人居留證》須提供新聞司的證明;
  以下情況須新聞司提供證明:
  1、記者、非記者身份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變更工作單位;
  2、記者、非記者身份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變更簽證種類;
  3、持J-2簽證的記者辦理簽證延期;
  4、非記者身份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辦理返回簽證。
  持《外國人居留證》應注意的問題:
  1、在中國居住期間應隨身攜帶《外國人居留證》,如居住期超過一年,應每年到常駐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繳驗《外國人居留證》一次。
  2、《外國人居留證》上填寫的項目,如姓名、國籍、職業或身份、工作單位、住址、護照號碼、偕行兒童等任何一項若有變更,應在10日內持相應證明到居住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并書面通知新聞中心,駐滬、粵記者應通知當地外辦。
  3、如不慎將《外國人居留證》遺失,應立即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報失備案,說明遺失情況,并憑上述機關出具的證明在當地政府報紙上刊登作廢聲明。爾后,可持報載聲明、本人護照及相應證明申請補辦《外國人居留證》。
  4、持J-1簽證的記者和持Z簽證的非記者身份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任職期
滿回國,出境時除需向邊防檢查站繳驗有效護照外,還需繳銷《外國人居留證》。
  (四)辦理出入境手續
  持有《外國人居留證》的外國記者、非記者身份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如在《外國人居留證》有效期內需一次或多次出入中國國境,應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申請辦理相關簽證。否則,出境時您的《外國人居留證》將被邊境檢查機關依法收繳。
  辦理相關簽證應提供下列證明:
  1、有效護照和有效《外國人居留證》、《外國記者證》;
  2、加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公章的簽證申請表;
  3、非記者身份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須提供新聞司的介紹信。

 三、護照和財物報失
  外國記者在華停留期間如不慎將護照遺失,應立即向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機關報失,說明遺失的時間、地點、經過和護照號碼及其有效期限。失主在獲取《護照報失證明》后,可即向本國駐華使領館辦理新護照,并持新護照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有關簽證手續。持有《外國人居留證》的外國人遺失護照并取得新護照后,還應辦理《外國人居留證》上護照號碼的變更手續。
  財物遺失后應及時到公安局報失,繳驗護照或有效身份證件、回答有關詢問,留下聯系電話、地址、郵編,以便公安機關找到失物后聯系。

             第二部分 新聞采訪



  基本要求
  外國記者來華短期采訪,應提前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相關外辦或有關接待單位提出申請,經同意并到中國駐外使領館或外交部授權的簽證機關辦妥記者簽證后即可入境。
  被有關部門邀請的各類代表團的隨行記者,只能隨團采訪與該團活動有關的內容,如需超出此范圍采訪,須由接待單位事先向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外辦提出申請。
  外國記者進行采訪活動時,如因特殊情況需架設無線電發報機和安裝衛星通訊設備、使用對講機及類似通訊設備,須事先向外交部及中國政府通訊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外辦或有關部門在查驗批件后將協助安排。
  外國常駐記者只能以其在新聞司注冊的身份和業務范圍從事新聞報道工作,不得用注冊以外的新聞機構記者名義發稿,或者從事注冊業務范圍以外的活動。
  外國常駐記者進行采訪或旅行,須隨身攜帶本人護照、《外國記者證》和《外國人居留證》等有效證件;如遇被采訪單位或中國公安人員查驗證件時,須積極配合,不得拒絕檢查。

 一、采訪國家主要領導人申請程序及受理辦法
  新聞司負責受理外國新聞機構在華常駐記者采訪國家主要領導人的申請。
  1、外國常駐記者如希望采訪國家主要領導人,須提前3周向新聞司提出采訪申請,申請內容包括記者姓名、職務、代表的新聞機構、采訪哪位領導人及采訪提綱等。
  2、新聞司接到記者申請后,將視情作出具體安排。 
  3、如短期訪華記者希望采訪國家主要領導人,須事先向中國有關駐外使領館或接待單位提出申請。

 二、采訪國務院各部委領導申請程序及受理辦法
  1、外國常駐記者如欲采訪中國國務院各有關部委的負責人,須提前向該部門或單位的外事部門提出申請,申請內容包括記者姓名、職務、所屬新聞機構名稱、采訪何人及采訪提綱等。采訪外交部部級領導向新聞司提出申請,采訪外交部司級領導可直接向有關司提出申請。
  2、有關部門或單位的外事部門接到采訪申請后,將視情作出具體安排。

 三、在北京市采訪申請程序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及市屬各區、縣外事辦公室(以下簡稱外辦)負責受理外國記者的采訪要求并接待和協調其管轄范圍內其它單位邀請、接待外國記者采訪的工作。
  1、外國駐京記者如欲采訪北京市有關負責人,須向市外辦提出申請,申請內容包括記者姓名、職務、所屬新聞機構名稱、采訪何人及采訪提綱。市外辦將視情予以安排。
  2、外國駐京記者如采訪北京市人民政府各部門(指各委、辦、局、總公司和城區、近郊區及其所屬單位),須通過該部門或該區人民政府的外事部門提出;采訪遠郊區各縣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單位,須通過北京市外辦提出申請,并經同意。
  3、常駐上海、廣東的外國記者如欲采訪北京市的負責人、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和各區、縣及其所屬單位,須通過北京市外辦提出申請,并經同意。
  4、常駐記者如采訪北京市的非開放地區或單位,須事先向市外辦提出申請。
  5、若短期來華記者欲進行上述采訪,須由接待單位向市外辦提出采訪申請。

 四、赴其它省、自治區、直轄市采訪申請程序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外事辦公室(以下簡稱外辦),負責受理外國記者在其轄區的采訪要求并接待和協調其管轄范圍內其它單位所邀請、接待外國記者采訪的工作。
  1、外國駐華記者申請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有關單位及轄區內其它單位采訪,須提前向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外辦提出書面申請和采訪的具體要求。申請內容包括記者姓名、職務、所屬新聞機構名稱、采訪項目和采訪提綱。
  2、外國駐華記者若要求采訪省級負責人,須向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外辦提出申請,并附采訪提綱。
  3、外國駐華記者赴中國開放地區采訪,須事先征得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外辦同意。記者可事先直接向有關外辦提出申請,說明采訪日期和具體要求,經同意后方可往訪。如記者只去開放地區旅游,可自行前往,但不得進行采訪活動(開放地區一覽表見附件)。
  4、外國駐華記者如赴中國非開放地區采訪,須向有關省、市、自治區外辦提出申請和采訪計劃,經同意并到當地公安機關辦理旅行證件后即可前往。

 五、采訪本國及第三國領導人訪華活動程序及受理辦法
  1、外國駐京記者如采訪由外交部接待的第三國領導人或代表團的訪華活動,須組成聯合采訪組,原則上僅限于采訪總統、副總統、總理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外長、聯合國秘書長等代表團的活動。采訪組一般由8人組成。
  2、外國駐京記者聯合采訪組向新聞司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聯合采訪組名單(包括記者姓名、代表機構和車輛號碼)。
  3、駐滬、駐粵記者原則上可在當地采訪上述代表團的活動,但須向上海市和廣東省外辦提出申請并經批準。
  4、新聞司主管處負責向記者提供來訪活動的有關信息、核發臨時采訪證件、協助記者進入中南海、釣魚臺和人民大會堂采訪。聯合采訪組中的2名記者可前往中南海采訪中南海的會見活動。
  5、聯合采訪組一般可采訪會見、會談、歡迎儀式和代表團的參觀游覽活動。
  6、所有經新聞司批準的外國駐京記者均可憑《外國記者證》前往機場和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采訪外交部接待的國賓團的抵、離京和歡迎儀式。
  7、外國駐華記者如要求采訪其本國領導人的訪華活動,請通過其本國外交部(或其本國駐華使館)向新聞司提出書面申請,獲準后即可按規定采訪有關活動。

 六、采訪中國領導人重大出訪活動程序及受理辦法
  1、經新聞司批準的所有外國駐京記者均可憑《外國記者證》前往人民大會堂采訪中國領導人重大出訪離、返京儀式。
  2、外國駐京記者如隨行采訪中國領導人的重要出訪活動,可事先向新聞司相關處詢問、報名,以便我照會有關往訪國駐華使館為記者辦理簽證提供方便。
  3、訪問期間,新聞司將盡力為記者提供采訪便利,為記者提供主要活動日程、有關材料及講話稿,并視情就兩國領導人會談、會見的有關內容向隨訪記者吹風。外國記者采訪中國領導人出訪活動的交通、食宿自行安排,費用自理。

 附:



 一、外交部發言人機制及運作方式簡介
  外交部每周二、四下午2∶45分在外交部新聞發布廳舉行例行記者招待會,由外交部發言人向新聞界發布有關中國國家領導人出訪、來訪消息,闡述中國政府對重大國際、地區問題的立場、態度等,并就有關問題回答記者的提問。外國新聞機構駐京記者可憑《外國記者證》參加外交部例行記者招待會。
  在例行記者招待會時間之外,外國常駐記者如想了解中國外交政策等問題,可向新聞司新聞發布處提出(電話:65963342),也可通過新聞中心約見外交部發言人(電話:65882585、65882586)。工作時間之外,可撥打問詢電話13910869861。
  新聞中心不定期舉行背景吹風會,歡迎外國常駐記者和駐華使館新聞官參加。活動通知將由新聞中心通過電子郵件發出。

 二、其它部門發言人機制及運作方式簡介
  1、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設有答問電話(電話號碼:65592311),負責受理外國記者有關中國國內問題的問詢。
  2、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大都設有發言人,主要負責發布有關本部門的新聞。外國記者如有需要,可直接向有關部門提出問詢(請查閱第四部分)。

             第三部分 生活幫助



 一、租用或購買住宅和辦公用房
  外國駐京記者及新聞機構租用住宅和辦公用房可向北京外交人員房屋服務公司提出書面申請和具體要求,請其安排。該公司可為你提供合適的房屋,同時負責房屋的管理、修繕等事宜;亦可在朝陽區、東城區范圍內租用或購買外銷房。如欲更換住房和辦公場所,應書面通知新聞中心。駐滬、駐粵記者按當地有關機關規定辦。
  北京外交人員房屋服務公司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內大街223號
  電話:65324849,65321040
  傳真:65594620

 二、聘用中秘及服務人員
  外國駐京記者或新聞機構如欲聘用中國公民擔任翻譯、秘書、辦事員、廚師、司機、招待員、花工、通訊員、電工、制冷工、水暖工、油漆工、木工、維修工、搬運工、清潔工、門衛、傳達、雜工、女工等各類服務人員及管理人員均可與北京外交人員人事服務公司相關業務部聯系,向其提出用人要求,內容包括欲雇傭人員的性別、年齡及專業等。人事服務公司將在一周內物色好人選,并向有關外國駐華新聞機構或常駐外國記者推薦。如該機構或記者對提供的人選表示滿意,則可與人事服務公司相關部門商談具體雇傭條款。談妥后,由人事服務公司和該機構或記者簽訂《聘用中國雇員合同》。人事服務公司根據合同,可為駐京記者及短期來華記者提供各類長期和臨時服務人員。服務公司擁有上述人員3700多人,其中翻譯和辦事員1140人,可用英、法、西、日、德和阿拉伯等20多種語言為你提供服務。
  外交人員人事服務公司下屬4個業務部,分別負責不同的國家、地區和機構。具體如下:
  新一部:美國、英國媒體
  地址:北京光華路44號
  電話:65947018、65025809、65324651
  新二部:日本、挪威、斯洛文尼亞、荷蘭、南斯拉夫、新加坡、西班牙、愛爾蘭、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媒體
  地址:北京光華路44號
  電話:65324332、65025814、65021475
  新三部:意大利、匈牙利、葡萄牙、德國、瑞士、韓國媒體
  地址:北京三里屯六街3號
  電話:64638213、64638418、64638214

 三、學習中文
  外國駐京記者學習中文可向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語言中心提出;駐滬、駐粵記者學習中文可分別向上海市外辦或廣東省外辦指定的機構提出。

 四、納稅
  外國駐華記者到任后,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及有關規定,持《外國記者證》、《外國人居留證》、護照原件及完整復印件,以及所代表的新聞機構簽發的本人工資證明信原件,必要時提供稅務局要求的其它相關資料,到常駐地地方稅務局涉外稅務分局辦理有關個人所得稅的登記及納稅手續。
  依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在華工作的外籍記者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常駐記者屬居民納稅人,應負無限納稅義務,即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均應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短期來華記者屬非居民納稅人,只就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駐京記者及短期來華記者應主動向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涉外稅務分局申報個人所得。除個人所得稅外,外國駐京新聞機構及個人的其它有關稅收如營業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城市房地產稅等均由涉外分局負責征管。
  外國駐華記者進口辦公、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采訪器材等,須依照中國有關法律向常駐地進出口岸的中國海關申報,并按規定辦理有關納稅手續。進口自用汽車,還須向常駐地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門辦理車輛登記和申領牌照手續等。上述進口物品,非經常駐地海關批準,不得出售或轉讓。
  駐京記者的個人所得稅、個人的車船使用牌照稅、房產稅請自行向北京市涉外稅務分局第一稅務所申報;與駐京新聞機構相關的稅收向涉外稅務分局申報。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涉外稅務分局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鼓樓東大街206號
  電話:64022931
  郵編:100009
  一、個人所得中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項目;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賃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它所得。
  二、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標準
  1.工資、薪金所得稅率表


  級別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500元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以每月收入額減除八百元后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費用后的余額)
  2.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均適用20%的稅率。
  三、個人所得稅所得來源地的判定
  稅法實施條例第五條對各項應稅所得規定了所得地的判定原則。依法在下列來源地取得的個人所得均應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以個人履行職務或提供勞務活動的地點為所得來源地。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其實際生產、經營所在地為所得來源地。
  3.稿酬所得以稿酬的支付地為所得來源地。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該項特許權的使用地為所得來源地。
  5.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使用資金并支付利息或者分配股息、紅利的公司、企業以及其它組織或者個人的所在地為所得來源地。
  6.財產租賃所得以被租賃財產的使用地為所得來源地。
  7.財產轉讓所得以被轉讓不動產的座落地為所得來源地。轉讓其它財產的所得以轉讓地為所得來源地。
  8.偶然所得以所得的產生地為所得來源地。如在中國境內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取得名次而獲得的獎勵所得屬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
  根據上述原則,下列所得不論支付地點是否在中國境內,均為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應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
  1.在中國境內任職、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
  2.在中國境內提供各種勞務而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
  3.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而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
  4.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由其在中國境內使用取得的所得;
  5.轉讓中國境內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不動產,以及在中國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6.提供在中國境內使用的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各種特許權的所得;
  7.因持有中國的各種債券、股票、股權而從中國境內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以及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在中國境內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得到名次的所得,參加中國境內有關部門、單位組織的有獎活動取得的中獎所得,以及購買中國境內有關部門、單位發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彩所得。

 五、子女就學
  如果你的學齡子女想在北京就學,有三類學校可供選擇:中方對外開放的學校、國際學校和使館學校。中方開放學校同時接收中外學生,學校有獨立的外國學生部,或有專人負責管理外籍學生,每年學費在一千至三千美元左右,采用雙語教學,以中文為主。
  中方對外開放學校:
  北京市第一幼兒園
  地址:東城區汪芝麻胡同19號
  電話:64041851
  芳草地小學
  地址:日壇北路1號
  電話:65094328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學
  地址:東直門外新中街12號
  電話:64169531

 六、親友來華探親或度假
  外國駐華記者的親友短期來華探親度假,須持該記者簽字或蓋章的邀請函向中國駐外使領館或外交部授權的其它駐外機構申辦簽證。

             第四部分 聯絡部門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名稱              對外新聞部門    電話
全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吳春明

吳春明

執業證號:

13207201310322013

江蘇潤唐律師事務所

簡介:

本人吳春明律師,中共黨員,華東政法大學畢業,執業八年。擅長刑事辯護,對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能精準識別。交通事故案件,婚姻家庭有豐富的執業經驗。公司法,股權糾紛,合同糾紛有精深的研究。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吳春明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2018修訂)

2018-10-26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986-01-20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

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

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

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

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

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

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

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13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 日韩福利电影网|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小说太男| 91精品视频在线|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三级免费观看| 9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软件| 攵女yin乱合集高h文|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男人一进一出桶女人视频|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91啦中文成人|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欧美高清老少配性啪啪| 午夜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一级特级女人18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高清| 91短视频网站| 好爽~好大~不要|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国产香港特级一级毛片| www久久com|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最好看的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天堂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