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加強對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和聯合國系統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人員的配偶在中國任職事宜的管理,特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 中國政府機關、科研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學校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個體戶不得聘用外國駐中國使領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行政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以下簡稱“駐中國使領館人員”)的配偶和聯合國系統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的官員、行政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以下簡稱“聯合國機構人員”)的配偶任職或任教。
第三條 外國駐中國使領館人員和聯合國機構人員的配偶申請到中國高等外語院校短期(半年以下者)義務教學,而院校又確有需要,由申請人所屬機關照會外交部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征得同意后,可以專題報告會或講座的方式進行教學。申請人仍可繼續享受其在中國的特權和豁免。
第四條 駐中國使領館人員的配偶,如應聘去本國或第三國企業駐中國代表機構、本國或第三國私人駐中國代表機構、本國或第三國社團法人駐中國代表機構和非聯合國系統的國際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國際民間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有外國投資的中國企業及有外國投資的中國從事經營活動的個體戶任職,或受雇于第三國新聞機構作為駐中國記者或工作人員,須征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同意并辦理下列手續:
(一)受聘(受雇)者如系駐中國使館人員的配偶,應由其所屬使館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提出申請并申明放棄擬受聘(受雇)者在中國享有的特權和豁免,經外交部答復同意后,受聘(受雇)者應將其所持有的相應的身份證退回外交部禮賓司。如受聘(受雇)者系外交代表的配偶,其姓名不再登入《外交官名冊》。
(二)受聘(受雇)者如系駐中國領事館人員的配偶,應由其所屬領事機關致函其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提出申請并申明放棄擬受聘(受雇)者在中國享有的特權和豁免,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答復同意后,受聘(受雇)者應將其所持有的相應的身份證退回發證機關。
(三)任職(從業)的申請獲準后,受聘(受雇)者須持中方有關部門答復其所在使(領)館同意任職(從業)的文件影印件和護照,到外交部領事司或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注銷原簽證,改持與身份相符的護照,并到當地公安部門辦理居留手續。
(四)受聘(受雇)者就職后應當遵照中國稅法規定,向當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登記手續,照章納稅。
第五條 駐中國的使領館如聘用第三國駐中國領館人員、聯合國機構人員的配偶作為外交代表、領事官員、行政技術人員或服務人員,聘請國駐中國使館須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征得中國政府的同意。同時,被聘用人員所屬機關須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申明受聘用人同意按中國有關規定在中國享受與其受聘任職身份相應的待遇。
第六條 駐中國使領館人員、外國新聞機構駐中國記者,不得雇用第三國駐中國使領館人員或聯合國機構人員的配偶作為私人秘書或私人服務員。聯合國機構人員不得雇用外國駐中國使領館人員的配偶作為私人秘書或私人服務員。
第七條 聯合國系統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如聘用駐中國使領館人員的配偶作為本機構官員、行政技術人員或服務人員,須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征得中國政府的同意。同時,被聘用人員所屬國駐中國使館須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申明受聘人同意按中國有關規定在中國享受與其受聘任職身份相應的待遇。
第八條 聯合國系統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如聘用聯合國系統另一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人員的配偶作為本機構官員、行政技術人員或服務人員,需比照本規定第七條辦理。
第九條 聯合國機構人員的配偶,申請到外國企業駐中國代表機構、外國私人駐中國代表機構、外國社團法人駐中國代表機構,非聯合國系統的國際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國際民間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有外國投資的中國企業和有外國投資的中國從事經營活動的個體戶任職,或受雇于外國新聞機構作為駐中國記者或工作人員,亦需比照本規定第四條辦法。
第十條 本規定不適用于在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和聯合國系統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中工作的在中國享有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的配偶。
第十一條 本規定自一九八七年三月一日起實行。此前,外國駐中國使領館人員的配偶或聯合國機構人員的配偶,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批準同意,已經應聘(受雇)在中國任職者應于本規定實施之日起一個月內補辦本規定第四條規定的手續。逾期未辦者,不得繼續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文(2011)
2011-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07年修訂)
2007-05-09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8-03-18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經濟特區法規適用區域問題的解釋
1995-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12-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