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研究生的錄取工作繼續堅持按需招生、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碩士生復試的基本要求
(一)參加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的考生復試的基本要求:
各招生單位均應對擬錄取的碩士生進行復試,凡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符合要求,初試成績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由招生單位決定是否準予復試。
1、報考經濟學、法學、管理學門類各專業的考生:
應屆本科畢業生(不含成人高等學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下同)總分不低于330分,非應屆本科畢業生總分不低于325分,應試科目中的最低成績均不低于57分。
2、報考文學(不含藝術學)、工學門類各專業的考生:
應屆本科畢業生總分不低于325分,非應屆本科畢業生總分不低于320分,應試科目中的最低成績均不低于52分。
3、報考哲學、教育學(不含體育學)、歷史學、理學、醫學(不含中醫學)、軍事學門類各專業的考生:
應屆本科畢業生總分不低于320分,非應屆本科畢業生總分不低于315分,應試科目中的最低成績均不低于50分。
4、報考農學門類各專業的考生,報考中醫學、體育學、藝術學等三個一級學科各專業的考生:
應屆本科畢業生總分不低于320分,非應屆本科畢業生總分不低于315分,應試科目中的最低成績均不低于45分。
5、報考地處內蒙古、廣西、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九省區招生單位的考生:
應屆本科畢業生總分不低于320分,非應屆本科畢業生總分不低于315分,應試科目中的最低成績均不低于45分。
6、報考地處上述九省區招生單位,且畢業后原則上在招生單位所在省區就業的少數民族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生;現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工作,并報考為原單位定向或為原單位委托培養的少數民族考生,總分不低于290分,應試科目中的最低成績均不低于35分。
(二)參加“99MBA聯考”的考生成績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可參加復試:
1、初試總分不低于325分,應試科目中的最低成績不低于50分,且四門聯考總分不低于260分。
2、報考重慶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陜西財經學院、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北大學、蘭州大學等地處西北、西南地區11所學校的考生,總分不低于320分,應試科目中的最低成績不低于45分,且四門聯考總分不低于255分。
上述學校該專業校外教學點按第1條規定的分數線要求復試。
3、因“MBA聯考”的考試科目和要求與其它學科專業區別較大,所以未被該專業錄取的上線聯考生不得轉至其它學科專業錄取,其它學科專業的單考生、統考上線生也不得轉至該專業錄取。對上線生調劑和線下生錄取的問題規定如下:
①各校可錄取不超過5名的線下生。
②錄取人數由各校在本單位招生總規模內自行確定;第一志愿考生上線人數超過本專業原定計劃的,可在此基礎上增加5名,學校招生總規模相應增加5名。
(三)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
為在職人員組織單獨考試的招生單位,必須對擬錄取的所有考生進行嚴格面試,并查驗其本科畢業證書原件。參加面試或復試的基本要求由招生學校自行確定。
(四)關于同等學歷考生的復試
各招生單位應對符合參加復試基本要求的同等學歷考生(含成人高等學校應屆本科畢業生)認真進行復試,復試時須加試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其中筆試科目不少于兩門。
(五)關于統考線下生的復試
復試統考線下生,主要解決初試成績略低于上述基本要求,但在本專業考生中相對成績名列前茅的部分優秀考生的復試問題,必須以保證質量為前提。復試統考線下生應優先考慮國家急需但又難以完成國家招生計劃的學科專業。復試統考線下生的人數各單位要從嚴掌握。
(六)關于調劑錄取
未達到統考和“MBA聯考”復試基本要求的考生和參加單考考生的報考材料不得轉寄到其他招生單位。
一般不跨學科門類調劑考生,若跨學科門類調劑的,必須是相近專業且考生必須符合擬調劑錄取專業的復試基本要求。
個別專業確因特殊需要跨學科門類調劑錄取的考生,須由擬錄取招生單位提出申請,所在省(區、市)招辦審批,并報教育部備案。
(七)國務院各部門分流人員的復試要求另行通知。
二、執行碩士生招生計劃的具體辦法
(一)錄取人數的確定
各招生單位的錄取人數一般不得超過國家下達的碩士生招生規模。其中:
1.錄取統考線下生的人數一般不得超過本單位招生規模數的5%,若按此比例錄取統考線下生后仍達不到本單位國家計劃招生數的單位,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再適當錄取一些統考線下生,但錄取總數不得高于國家計劃數;其他擬超過該比例的,須報所在省(區、市)招辦審批。審批辦法由省級招辦確定。
2.錄取參加“MBA聯考”線下生的人數,一律不得超過5名。
3.錄取單考生的人數一律不得超過國家下達給本校的單考生限額。
(二)關于碩士生招生計劃調整問題
省級招辦根據地處本省(區、市)招生單位完成招生規模的情況和招生單位要求調整招生計劃或規模的申請,在地處本省(區、市)所有招生單位的招生規模內提出調整意見,于5月20日前報教育部統一審批。根據今年招生計劃的安排和考生考試的實際情況,教育部將不對招生規模做省(區、市)際調整。
三、關于碩士生招生工作檢查
5月底,我部將召開省級招辦聯合辦公會。會議主要內容是檢查各招生單位的碩士生招生工作,采用計算機檢查與人工檢查相結合的辦法,著重檢查執行招生計劃和各項招生規定的情況。
四、關于博士生的錄取工作
博士生錄取仍按原國家教委下發的《關于做好1998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學〔1998〕2號)有關規定進行。
五、關于招收臺港澳研究生的錄取工作
各有權招收臺港澳研究生的單位要嚴格按照我部制定的有關規定和時間要求進行工作,錄取時應堅持“保證質量,一視同仁,適當照顧”的原則,特別是設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更要注意保證質量,維護內地(祖國大陸)研究生教育的聲譽。各單位應將錄取結果按規定的格式于5月25日前寄送我部高校學生司。
六、加強領導,嚴肅紀律
各級招生管理部門及研究生招生單位應加強對招生錄取工作的領導,認真執行教育部有關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的各項規定,堅決抵制亂招生、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風。對違反招生錄取規定、弄虛作假的招生單位,根據不同情況和性質,進行通報批評,扣減招生計劃;對違反招生紀律的個人,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紀律處分,直至追究其法律責任,以維護招生紀律的嚴肅性和確保研究生的錄取質量。
附件:可跨學科授學位的學科、專業(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含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18-12-29反家庭暴力法
2015-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
2015-04-24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
2010-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安哥拉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