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規范合伙律師事務所的行為,加強管理,保障合伙律師事務所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是依法設立的律師執業機構之一。
合伙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自愿組合,財產歸合伙人所有,合伙人對律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第三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依法自主開展業務活動。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不得隨意調用律師事務所的資金和財產,不得干涉律師依法執業。
第四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應當在國家法律規定范圍內開展業務活動,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第五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不得從事其它任何經營性活動。
第六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應當接受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的監督、指導。
第七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住所、章程;
(二)有10萬元以上人民幣的資產;
(三)有3名以上的合伙人;
(四)有書面的合伙協議。
第八條 合伙協議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合伙人,包括姓名、居住地、執業證書號碼等;
(二)律師事務所開辦資金總額,合伙人出資方式及比例;
(三)合伙人的權利、義務;
(四)合伙人收益分配比例、方式以及債務的承擔;
(五)合伙人入伙、退伙及除名的條件和程序;
(六)合伙協議的解釋、修改;
(七)合伙人之間爭議的解決方法和程序;
(八)違反合伙協議應承擔的責任;
(九)合伙人認為應當載明的其它內容。
合伙人應當在合伙協議上簽名。
第九條 合伙協議自合伙律師事務所經核準登記后生效。
第十條 合伙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律師資格并執業三年以上;
(二)品行良好。
第十一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必須在本所專職從事律師業務。
第十二條 合伙人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合伙人會議,行使表決權;
(二)擔任律師事務所負責人的推選權和被推選權;
(三)提請修改律師事務所章程和合伙協議、規章制度;
(四)監督律師事務所的財務,監督合伙人會議決議的執行情況;
(五)依照合伙協議的規定退出合伙;
(六)依合伙協議對律師事務所的財產擁有所有權和收益分配權;
(七)合伙協議規定的其它權利。
第十三條 合伙人承擔以下義務:
(一)執行合伙人會議的決議;
(二)遵守律師事務所的規章制度;
(三)對律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四)依法承擔法律援助義務;
(五)合伙協議規定的其它義務。
第十四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吸收新合伙人,應當與新合伙人簽訂書面協議,并報登記機關備案。
第十五條 合伙人可以依照合伙協議退出合伙。
退伙時,應按協議約定的時間提前通知其他合伙人。協議沒有約定時間的,應當提前三個月通知其他合伙人。
第十六條 合伙人違反法律法規、執業紀律情節嚴重的,或因其過錯給律師事務所造成重大損失的,合伙人會議可以將該合伙人除名。合伙人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合伙人會議應當將其除名。
第十七條 合伙人退伙或被除名的,有權取得合伙協議規定的財產份額以及其它利益,并承擔相應的義務。
第十八條 合伙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其合法繼承人有權依合伙協議取得被繼承人死亡時在合伙律師事務所中應當分割的財產,合伙人的其它權益不得繼承。
第十九條 合伙人在律師事務所成立兩年內,退出合伙或被除名的,作為合伙人申請設立新的律師事務所時,應說明退出合伙或被除名的原因。合伙律師事務所因違反法律法規、執業紀律被吊銷執業證書的,負有重大責任的合伙人,三年內不得作為合伙人申請設立新的律師事務所。
第二十條 合伙人變更后,合伙律師事務所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第二十一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應當實行民主管理。
第二十二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建立合伙人會議制度。合伙人會議由全體合伙人組成,由律師事務所主任召集。
第二十三條 合伙人會議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律師事務所的發展規劃;
(二)決定律師事務所主任人選;
(三)決定律師事務所的分配方案;
(四)決定變更合伙人;
(五)修改合伙協議或章程;
(六)決定律師事務所的終止;
(七)決定合伙人會議認為有必要由其決定的其它事宜。
第二十四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主任負責執行合伙人會議的決議,管理律師事務所的日常事務,對外代表律師事務所。
合伙律師事務所主任依合伙協議和章程產生,報司法行政機關備案。
第二十五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聘用律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時,應當與應聘者簽訂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應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應當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為聘用人員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
第二十七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應當依據司法行政機關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人事、財務、業務、收費等內部管理制度,并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機關備案。
第二十八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應當統一接受委托,統一收取服務費用,統一入帳。
第二十九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應當按規定向司法行政機關報送經審計機構審計的年度財務報表。
第三十條 合伙關系存續期間,合伙人的共同財產由律師事務所統一管理,未經合伙人會議同意,不得私自分割、挪用。
第三十一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應當按規定設立事業發展、執業風險、社會保障和培訓等項基金。
第三十二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應當履行法律援助義務,依法納稅。
第三十三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解散:
(一)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不足三人,且在三個月內未能補齊;
(二)律師事務所的財產不足10萬元,且在三個月內未能補足;
(三)合伙協議中規定的終止事由出現;
(四)合伙人會議決定解散。
(五)法律、法規規定應予解散的其它情形。
第三十四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解散或因違反法律法規、執業紀律被吊銷執業證書的,應當按規定成立清算組,對律師事務所的財產進行清算。
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對清算活動進行監督,必要時,可指派人員參加。
第三十五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在清算期間,其律師不得執業。合伙律師事務所的執業證書及律師執業證書應當上交原登記機關。
第三十六條 清算期間,合伙人應當參加與清算有關的活動。
第三十七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解散,應清償所有債務。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按合伙協議在合伙人之間分配。
合伙律師事務所的財產不足以償還債務時,合伙人依合伙協議對剩余債務進行分攤。
第三十八條 合伙律師事務所終止后,財務帳簿、業務檔案應依照規定移交司法行政機關保管。印章由司法行政機關收回。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18-12-29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
1988-04-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特定礦種”和“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發的特定礦種”的法律適用解釋意見
1990-02-0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2002)
2002-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
2012-07-10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