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勞教辦特色工作,全面推進勞教管理工作改革,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一)勞教管理工作改革應當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體現勞教工作基本屬性,以保持場所安全穩定為前提,努力提高教育挽救質量。
(二)通過半開放式管理模式、課堂化教育、習藝性勞動、生活衛生工作四個重點,進一步規范三種管理模式,提升教育工作水平,發揮勞動的矯治功能,保障勞教人員的身體健康,為改革完善勞動教養執行方式提供實踐基礎。
(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將勞教管理工作改革作為下一階段勞教工作的重點,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推廣成功經驗。
二、以半開放式管理模式為重點,逐步規范三種管理模式
(一)封閉式、半開放式、開放式管理是對勞教人員實施執法管理的三種基本模式。封閉式管理是基礎,半開放式管理是主要模式,開放式管理應當嚴格控制。
(二)勞教所內應當設立三種管理模式的大隊或中隊。根據勞教人員罪錯性質、主觀惡習程度、現實表現、執行期限和社會幫教條件,分別采用封閉式、半開放式、開放式三種模式,實行分階段動態管理。
(三)封閉式管理是對勞教人員所內活動范圍、處遇予以嚴格限制的管理。封閉式管理的對象是新收容的勞教人員、未經過脫毒期的戒毒勞教人員、有重大犯罪嫌疑的勞教人員以及其他不適宜實行半開放式管理的勞教人員。對所有新收容的勞教人員應當實行不少于三個月的封閉式管理(含入所教育時間)。
(四)對經過封閉式管理,日常表現較好,思想穩定的勞教人員,可實行半開放式管理。半開放式管理應當成為對多數勞教人員實施的管理模式。
(五)半開放式管理是對勞教人員所內活動范圍、處遇予以較為寬松的管理。半開放式管理的處遇內容、日常管理和警戒程度、警戒設施、警力配備應當區別于封閉式管理。勞教所應當設立相應的功能區域,配備相應的設施,為半開放式管理創造條件。
(六)允許半開放式管理的勞教人員,在統一的集體作息時間之外,在本所或者本大隊、中隊警戒范圍內,在警察的指導下,自由選擇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包括學習、文體項目、購物、就醫、約請警察談話、走訪同教、接受心理輔導和法律咨詢等。
(七)對實行半開放式管理的勞教人員,在會見和通電話的規定范圍內,保證其享有每月不少于2次會見機會,一般情況下不限定與親屬通電話的次數。對勞教人員提出會見親屬、同餐的請求,勞教所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安排。
(八)對經過一定時間半開放式管理,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且剩余勞教期限不足原決定期限的三分之一,具備幫教條件的勞教人員,可實行開放式管理。
(九)開放式管理是對勞教人員實施所內與所外相結合的管理。實行開放式管理的勞教人員,除享有半開放式管理的處遇內容外,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出所試工、試農、試學、準假回家、聯系解教后的就業等。勞教所應當嚴格控制開放式管理的勞教人員人數,對開放式管理的勞教人員應當加強跟蹤考核、管理。
(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三種管理模式升降級的考核標準、考核方法和考核程序。對勞教人員實施半開放式管理應當經過勞教所批準,實施開放式管理應當經過省(區、市)勞教局批準。
三、以課堂化教育為主導,提升教育工作整體水平
(一)確立課堂化教育的主導地位。不斷充實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增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提高教育挽救質量。
(二)深化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在做好法律常識課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增強勞教人員學法的主動性和興趣,使法制教育由被動灌輸向主動學習轉化,增強教育效果。在做好思想道德課教學的同時,加強道德實踐,注重道德熏陶,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勞教人員在實踐中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形成明理誠信、團結互助、勤儉自強的良好人格。
(三)擴大文化教育的內涵。除開展掃盲、小學教育外,應當重點以提高勞教人員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為目標,開展美育、音樂、繪畫、科普等多種教育活動。根據勞教人員的特長建立各種學習小組,使文化教育真正在提高教育挽救質量上發揮作用。鼓勵勞教人員通過自修,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四)加強勞教場所職業技術教育。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勞教人員解教后就業需要,采取獨立或者社會聯合辦學等多種方式,合理選擇和設置培訓項目,并盡可能使勞教人員取得相應的職業等級證書。
(五)大力開展心理矯治工作。通過開展心理測量建立勞教人員的心理健康檔案,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矯治勞教人員的不良心理,重點做好對“多進宮”勞教人員、戒毒勞教人員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及時解決和消除他們遇到的心理問題。
(六)完善實施課堂化教育所需的設施、設備和人員。確保開展課堂化教學的專門教室、設施、設備滿足教學需要,有足夠的教師參與課堂化教育,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有條件的地區,可參照當地學校標準配備教師和設備。
(七)根據勞教人員的需求靈活設置教學科目,并進行合理編班。在完成必修課教學的基礎上,可開設若干選修科目,試行學分制,激發勞教人員的學習興趣。以班級為單位實施教學,教學班人數能夠保證教學效果,進一步探索符合三種管理模式的教學方式。
(八)教學時間總數必須符合部頒規定。確保每周均有一定的課堂化教學時間,合理安排季節性農業生產、工期性較強的勞務加工期間的教學。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有統一的時間安排,有明確的教學效果要求,課程結束后要組織統考檢驗教學質量。
(九)強化個別教育。根據勞教人員的過錯類型、思想狀況、家庭背景和接受能力等具體情況,采用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方式,完善有針對性的個別教育制度。
(十)提高教育工作的社會化程度。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效果。邀請社會有關團體和社會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和社會志愿者到所內開展社會幫教工作,組織勞教人員定期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參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成果。
四、加大習藝性勞動的比重,發揮勞動的矯治功能
(一)充分發揮習藝性勞動在勞動矯治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加大習藝性勞動的比重,促使勞教人員改正惡習,養成勞動習慣,學會一技之長,增強其解教后回歸社會的能力。
(二)切實體現勞動的習藝性。選擇符合勞教人員特點、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所內勞動生產項目,并配備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培訓。
(三)科學制定生產指標和勞動定額。生產指標和勞動定額的制定、下達和考核要科學合理,符合勞教人員數量、勞動時間、勞動效率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等客觀實際。
(四)嚴禁組織勞教人員從事煤礦、非煤礦山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積極引進和發展來料加工生產,創造條件盡快取消所外勞動。
(五)杜絕超時超體力勞動。勞教人員每周勞動時間不超過36小時,因季節性、臨時性任務而延長勞動時間的必須進行補休、補學。未成年教養人員每周習藝性勞動不超過20小時。
(六)建立和規范勞教人員勞動報酬制度。根據勞教人員的勞動態度、勞動效果和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發給適當的勞動報酬。
(七)加強就業教育、培訓工作。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使勞教人員樹立市場觀念、質量觀念、誠信觀念和競爭意識,掌握就業知識,了解就業需求形勢,熟悉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
(八)做好安置幫教銜接工作。加強與安置幫教部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再就業指導部門以及用人單位的聯系,為勞教人員解教后能夠利用所學技能自食其力、服務社會創造條件。
五、加強生活衛生工作,切實保障勞教人員的身體健康
(一)高度重視勞教人員生活衛生工作。生活衛生是整個執法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不斷提高生活衛生工作管理水平,切實保障勞教人員的身體健康。
(二)實施生活衛生標準化管理。根據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規范并完善勞教人員醫療衛生防疫、伙食、被服實物量、零用金等生活衛生標準。對未成年教養人員、女勞教人員、少數民族勞教人員和老、病、殘勞教人員適當提高標準,使勞教人員身體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三)逐步實行生活衛生物品統一招標采購、物流配送。對半開放式、開放式管理的勞教人員,在規定的消費上限前提下,允許他們在就餐、購物時自主刷卡消費。
(四)建立勞教人員體檢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對勞教人員進行體檢,及時發現、治療各種疾病。對患病的勞教人員逐人建立病歷檔案。
(五)加強常見疾病和傳染病的防治工作。經常開展疾病防治宣傳工作,加強對艾滋病、結核病、肝炎、性病等傳染性疾病的檢測、監測、報告、預防和治療工作,每年對高危勞教人員進行一次傳染性疾病篩查。
(六)完善勞教戒毒基本模式。繼續擴大試點規模,促進戒毒工作規范化,發揮勞教戒毒優勢,增強勞教戒毒效果和社會效益。
六、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管理工作改革取得新的成效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省(區、市)司法廳(局)、勞教局要充分認識深化勞教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快改革步伐。
(二)切實加強領導。各省(區、市)司法廳(局)、勞教局要把管理工作改革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工作指導。
(三)制定周密的實施方案。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及時制定改革實施方案,做出階段性安排,明確各階段的工作任務、目標和要求。
(四)切實加強隊伍建設。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增強勞教人民警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提高依法、嚴格、科學、文明執法的能力和水平。深化警察隊伍專業化分工,建立“復合型人才”和“專家型人才”相結合,具有較高教育挽救工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勞教人民警察隊伍。
(五)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工作。要組織力量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經驗交流和總結,為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及時宣傳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意義和效果,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參與。
(六)加強督促、檢查。要將管理工作改革的進展情況納入本地區、本單位勞教工作總體考評內容,及時發現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保證勞教管理工作改革健康順利的發展。
二○○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1-09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
2009-07-05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鋁合金焦炭和煤炭出口關稅的通知
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