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財政稅收財務大檢查辦公室,財政部派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現將《財政監督機構工作暫行規定》發給你們,請抓緊研究落實,認真貫徹執行。施行中有什么具體問題,請及時告知我部財政監督司,以便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附件:財政監督機構工作暫行規定
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財政監督體系,強化財政監督職能,規范財政監督工作,保證財政監督機構正確履行職責,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財政監督機構,包括各級財政部門內設的財政監督(檢查)職能機構、各級財政稅收財務大檢查辦事機構和財政部派駐各地的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
工作職責
一、代表本級財政部門監督本級和下級政府及其所屬各部門、各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并對預算違法違紀行為提出處理意見。
二、監督檢查各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以及執行財政稅收法令、政策和財務會計制度的情況,并對其違反財經法紀的行為和案件進行處理。
三、監督檢查社會經濟中介機構執行財稅、財務法規及其貫徹社會監督公開性、合法性、公正性原則的情況,并對其違法違紀行為進行處理。
四、受理違反財政稅收法令、政策和財務會計制度的舉報事宜,辦理對堅持執行財經紀律進行打擊報復的重點案件。
五、研究制定財政監督規劃與強化財政監督措施,提出改進和完善財政稅收法令、政策和財務會計制度的意見或建議。
六、根據授權辦理其他有關監督檢查事項。
七、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財政法制的宣傳教育。
八、財政部財政監督司除了負有上述七條工作職責外,還負有組織、指導全國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研究擬定財政監督的政策、法規和制度,管理財政部派駐各地的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等職責任務。
工作權限
一、有權要求被監督檢查單位提供財政或財務收支計劃、決算、財務報告及其他有關資料。
二、有權檢查被監督檢查單位的會計憑證、帳簿、報表以及其他與財政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并有權復印、影印、錄取有關資料。
三、有權向被監督檢查單位涉及的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取證。
四、有權對被監督檢查單位拒絕、阻礙監督檢查的行為提出通報批評。對仍不改正的,報經本級政府同意后,采取其他制裁措施。
五、有權對查出被監督檢查單位違反財經法紀的問題進行處理、處罰;對被監督檢查單位轉移、隱匿違法取得的資產的行為,應提請有權處理部門采取保全措施。
六、為加強對各項應交違紀款入庫的監督,省級財政監督機構可在銀行開設一個過渡存款戶(與財稅大檢查共用)。對查出違反財經法規的應交款項,按國家現行財政體制,優先入庫。對拒不交庫的,可停止財政撥款或提請銀行扣交入庫。
工作程序
一、制定監督檢查工作計劃,確定監督檢查方式或方法。
二、根據監督檢查工作計劃,確定被監督檢查單位名單或項目,并組建檢查組。在進點檢查之前,應向被監督檢查單位送達檢查通知書。
三、檢查組進點實施檢查。
四、檢查組檢查完結后,應對查出的違反財經法紀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并寫出檢查報告,由被監督檢查單位簽章后,報組織檢查的財政監督機構研究處理。
五、組織檢查的財政監督機構對檢查組提交的檢查報告,依照國家有關財經法規和違紀事實,下達處理決定。被監督檢查單位對處理決定如有異議,可按有關規定申請復查或復議。在復查或復議期間,原處理決定不停止執行。
六、在查出的違法違紀案件中,如有涉及需追究被監督檢查單位領導人和直接責任人黨紀、政紀處分的,交由紀檢、監察部門處理;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七、將檢查的全部資料整理成冊,按文書檔案管理要求存檔備查。
工作制度
一、各級財政監督機構應在年初制定年度財政監督工作計劃,據以安排部署工作。年度終了,應逐項對照檢查執行情況,寫出工作總結報告。
二、各級財政監督機構應建立報表報送和信息反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反映財政監督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三、各級財政監督機構根據需要,可以召開有關工作會議、業務會議和理論研討會。
四、各級財政監督機構應有計劃、有組織地對本級或下級財政監督干部進行培訓。
五、各級財政監督機構應建立考評制度,大力表彰遵守財經法紀的先進典型和在財政監督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先進集體與先進個人。
機構、人員
一、各級財政監督機構是組織實施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的專門機構。
二、財政部設財政監督司,具體負責組織、指導全國財政監督檢查工作。
三、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加強財政監督機構建設,使財政監督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同本地區的財政監督工作任務相適應。
四、下級財政監督機構應接受上級財政監督機構的業務指導。
五、財政監督機構工作人員應具備與其從事財政監督工作相適應的政策水平、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
六、各級財政監督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在企業、事業和機關財務會計人員中聘請財政監督員或財政監督通信員。
七、財政監督機構工作人員要堅持原則,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依法辦事,勤政廉潔,保守秘密。
八、各級財政監督機構的業務經費在本級財政事業費預算中安排。
與本級財政部門各業務機構的工作關系
一、財政監督機構組織的各項監督檢查及對查出問題的處理、處罰,有關業務機構要配合支持;各業務機構開展的監督檢查,在布置前要會簽財政監督機構,檢查情況報告抄送財政監督機構。
二、各業務機構擬定頒布的財政稅收法令、政策和財務會計制度、與財政監督有關的業務文件,應抄送財政監督機構,其中涉及財政監督及處罰規定的,應事前會簽財政監督機構。
三、財政監督機構根據工作需要按有關規定可調閱業務機構的有關文件、報表、資料,詢問有關情況;業務機構召開的有關會議和舉辦業務培訓,應通知財政監督機構參加。
本規定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2016-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已失效]
1954-09-2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排污費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的答復
1991-05-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成立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免人員
2009-09-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09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9-03-27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鋁合金焦炭和煤炭出口關稅的通知
2008-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全民節能行動的通知
2008-08-01國務院關于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08-01-15關于印發《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