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
為了規范國家稅務局系統事業單位的財務行為,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總局制定了《國家稅務局系統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辦法(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報告。
附件:國家稅務局系統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辦法(試行)
國家稅務局系統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國家稅務局系統(以下簡稱國稅局系統)事業單位的財務行為,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企業財務通則》,結合國稅局系統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各級國家稅務局所屬獨立核算的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事業單位)
第三條 按經營性質和實行會計制度的不同,事業單位分成兩類:
(一)在事業活動中不以營利為主要目標,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
包括國稅局系統所屬院校、科研單位、機關服務中心等。
(二)從事經營活動,實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包括國稅局系統所屬賓館(含對外經營的培訓中心、招待所等)、雜志社、印刷廠等。
第四條 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堅持勤儉辦事業的方針,注重資金使用效益。
第五條 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合理編制單位預算,如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依法取得收入,努力節約支出,降低成本費用;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財務控制和監督。
第六條 國稅局系統事業單位實行“統一領導、歸口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
國家稅務總局財務管理司負責國稅局系統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
各級國家稅務局的財務部門負責本級所屬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
各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在本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由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
第七條 事業單位應按照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和《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的規定,實施會計核算和會計電算化管理。
第八條 事業單位應根據事業規模大小和財務工作任務的需要,單獨設立財務機構或配備專職(兼職)的財務人員。
第九條 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應遵守職業道德、廉潔奉公,并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財務人員分工要遵循會計和出納分設、支票和印章分管、錢和物分管、職責和權限明確且能相互制約的原則。
第二章 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預算及收支管理
第十條 預算是指事業單位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組成。
第十一條 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余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
事業單位要將全部收入包括財政補助收入和各項非財政補助收入與各項支出統一編制預算,報主管部門核定。
對非財政補助收入不能滿足支出的事業單位實行定額或定項補助。定額補助根據事業單位收支情況,按國家確定的行政事業單位開支標準,確定補助數額;定項補助根據事業單位收支情況,確定某項支出補助。
對于有穩定的經常性收入,能夠正常地實現以收抵支的事業單位,定額或定項補助可以為零。
事業單位預算在經主管部門核定后,嚴格按預算執行,單位自求平衡,超支不補、結余留用。除特殊因素外主管部門不再追加經費。
對非財政補助收入大于支出較多的事業單位,可以實行收入上繳的辦法。
第十二條 預算編制應收支平衡,不得編制赤字預算。
第十三條 各事業單位應根據年度事業計劃,編制預算指標建議數,經本單位領導審核后,報主管部門核定,由主管部門核定下達預算控制指標數。各事業單位根據主管部門下達的預算控制指標數和有關編制預算的要求,編制正式預算,報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由各事業單位財務部門據以執行。
第十四條 各事業單位編報的預算,一經主管部門批準,即成為預算執行的依據。
遇上級下達的事業計劃、工作任務有大的調整,或國家政策、機構、人員發生大的變化,對預算影響較大,經報請主管部門核準,可予以調第十五條 收入管理。
(一)收入是指事業單位為開展業務活動和其他活動,依法通過各種形式、各個渠道獲得的非償還性資金。收入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其他收入。
(二)各事業單位取得的各項收入應合法合規,并及時入賬,不得私設小金庫,賬外設賬。
(三)各事業單位的各項收入必須全部納入單位的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第十六條 支出管理。
(一)支出是指事業單位開展業務活動和其他活動發生的各項資金耗費和損失。
支出包括事業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上繳上級支出。
(二)各事業單位從上級單位取得的有指定項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單獨核算的專項資金,應當按照上級單位的要求,定期向上級單位報告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完成后,應當報送專項資金支出決算和使用效果的書面報告,接受上級單位的檢查和驗收。
(三)各事業單位的支出應當嚴格執行國家行政事業單位有關財務規章制度的開支范圍及開支標準,建立健全財務報銷制度。
(四)各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及福利待遇標準應報主管部門批準,并據以執行。
(五)各事業單位可以根據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的實際需要實行內部成本核算辦法。
第三章 實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預算及收支管理
第十七條 實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應實行自收自支、自負盈虧、按比例上繳管理費的預算管理辦法。
第十八條 各事業單位應按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上報年度財務收支計劃。財務收支計劃應包括年度生產經營計劃、各項收入、成本費用開支、應繳各項稅金及附加,上繳管理費計算比例和數額,經營利潤目標等。年度財務收支計劃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據以執行。
第十九條 在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執行過程中,因經營清況或機構、人員情況發生變化,對財務收支計劃影響較大,需調整收入、支出計劃和經營利潤目標等,應報請主管部門核準。
第二十條 各事業單位應在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允許的范圍內,積極、合理地組織收入,依法繳納各種稅費。
二十一條 各事業單位應按《企業財務通則》和同行業的企業財務會計制度,進行成本和費用核算。按規定的標準,提取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交納各項社會保障費。單位職工的工資及福利待遇標準報主管部門批準后,據以執行。
第四章 結余和利潤分配
第二十二條 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結余分配。
(一)結余是指事業單位年度各項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額。對經營收支結余還應單獨反映。
(二)各事業單位按不超過結余的40%提取職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轉入作為事業基金;事業基金用于彌補以后年度以單位收支差額,或根據事業發展需要集中或調劑使用;專項基金結存不參與結余分配,報主管部門批準后可結轉下年繼續使用。
第二十三條 實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按《企業財務通則》和同行業的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利潤分配。
第五章 專用基金管理
第二十四條 專用基金是指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按照規定提取或設置有專門用途的資金,包括修購基金、職工福利基金、醫療基金和其他基金。
(一)修購基金按事業單位的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10%提取,在修繕費和設備購置費中列支(各列50%)后轉入,用于固定資產的維修和購置的資金。
(二)職工福利基金按結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其他規定提取轉入,用于職工的集體福利設施、集體福利待遇的資金。
(三)醫療基金,指未納入公費醫療經費開支范圍的事業單位,按照當地財政部門規定的公費醫療經費開支標準從收入中提取,并參照公費醫療制度有關規定用于職工公費醫療開支的資金。
(四)其他基金,指按其他有關規定提取和設置的專用基金。
第二十五條 專用基金的管理應遵循“先提后用、專款專用”的原則。各級專用基金必須按照規定的比例和來源渠道提取;在取得資金以后,按照規定的用途和使用范圍安排開支,支出不得超出資金規模。
第六章 資產管理
第二十六條 國稅局系統事業單位的資產是指事業單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等。
第二十七條 事業單位按所適用的會計和財務制度的規定,進行資產的會計核算和管理,并作具體規定如下:
(一)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現金及各種存款的內部管理制度。對應收及暫付款項應當及時清理結算,不得長期掛帳;對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及暫付款項,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按有關財務制度的規定進行核銷,核銷后報主管部門備案。
(二)事業單位應按照《國家稅務局系統銀行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開設銀行賬戶,并報主管部門備案。單位內部各部門取得的各種收入,都要歸口單位財務部門納入預算管理,由單位財務部門統一開立賬戶,除另有規定外,單位其他非財務部門不得另設賬戶。
(三)事業單位不得對外借出款項和借用賬戶,不得對外提供資產擔保。
(四)事業單位應按照國家及《國家稅務局系統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年度內需要購置的固定資產,應編入年度預算中報主管部門審批;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國家稅務局系統實行政府采購制度的通知》(國稅發[2000]104號)的規定,屬政府采購范圍的項目,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招標采購;各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處置,原值達到規定審批標準的,必須經過主管部門審批后,按國家及國家稅務總局有關固定資產的管理規定進行處置,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應當及時入帳。年終時應將本年固定資產處置結果匯總報主管部門備案。
(五)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實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按同行業企業財務制度的規定,計提折舊。
第二十八條 對外投資是事業單位利用貨幣資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
(一)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除使用自籌資金購買國債外,不得進行其他方式的對外投資。
(二)實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應報主管部門批準。以實物、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
第七章 負債管理
第二十九條 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負債管理。
(一)負債是指事業單位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算,需要以資產或者勞務償還的債務。包括:借入款項、應付款項、暫存款項、應繳款項等。
(二)各事業單位借入款項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借款時必須報主管部門批準。
第三十條 實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按有關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做好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的財務管理。
第三十一條 各事業單位要嚴格控制負債規模。對不同性質的負債分別管理,及時組織清理,保證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償還、繳納,不得長期掛帳。
第八章 財務清算
第三十二條 事業單位發生劃轉撤并時,應當進行財務清算。
第三十三條 事業單位進行財務清算,應當成立財務清算機構,在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的監督指導下,按有關劃轉撤并財務清算的規定,對單位的財產、債權、債務等進行全面清理,編制財產目錄和債權、債務清單,提出財產作價依據和債權、債務處理方法,報上級單位核準后處理。
第三十四條 在進行財務清算工作中,要做好國有資產的移交、接收、劃轉和管理工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并妥善處理各項遺留問題。
第九章 財務會計報告和財務分析
第三十五條 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收支情況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實行企業會計制度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等。
第三十六條 事業單位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按主管部門規定的格式和期限報出。
實行企業會計制度單位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在報送上級單位以前,應由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并附中介機構審計報告。
第三十七條 事業單位應在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中,對本單位的財務狀況進行財務分析。其中,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單位的財務分析指標包括:經費自給率、人員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資產負債率等;實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單位應按企業財務分析的方法,如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對本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
第十章 財務監督
第三十八條 各級國家稅務局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制度以及《國家稅務局系統內部財務審計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對所屬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審計、監督。
第三十九條 各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會計監督,提高本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加強對內部承包單位的財務核算和管理,定期開展對本單位內部下屬單位的財務審計、檢查。
第四十條 按照《國家稅務局系統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辦法(試行)》的規定,主管部門應對離任的事業單位負責人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第四十一條 對實行承包經營的事業單位,在簽訂承包經營合同之前和承包經營期結束時,主管部門應對承包經營事業單位進行內部財務審計。
第四十二條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應接受財政、審計、稅務等有關部門的指導、檢查和監督。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四十三條 國稅局系統事業單位基本建設投資的財務管理,按照國家及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辦理。
第四十四條 國稅局系統事業單位的會計檔案管理,按照財政部、國家檔案局制定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執行。
第四十五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并報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川律師,男,1988年10月出生,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 從2015年12月至今,執業于廣東邦昊律師事務所,加入邦昊律師團隊之前,曾在北京市金杜(廣州)律師事務所公司證券組工作,主要執業領域為證券(境內上市)、重組與改制、債券發行、公司收購與兼并、公司私募融資、新三板掛牌等。 萬川律師曾參與了數十家大中型中國境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的重組、改制、私募融資、境內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新三板掛牌項目,具體涉及到物流倉儲、商業特許經營、百貨零售業、房地產、制造業、供應鏈、醫藥及能源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6修訂)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2017-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決定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