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2004年上半年,各級稅務機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聚財為國,執法為民,大力推進依法治稅,不斷強化稅收征管,企業所得稅收入實現了持續穩定增長,充分發揮了企業所得稅調節經濟和收入分配的作用。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企業所得稅收入情況??
據稅收快報統計,2004年上半年企業所得稅收入完成1734.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收435.40億元,增長33.5%,完成年度計劃的67%.??
(一)國稅系統組織收入情況。國稅系統組織企業所得稅收入932.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22.30億元,增長31.3%.?ナ杖攵盍星?10名的地區為:北京322.70億元;上海125.60億元;黑龍江59.68億元;江蘇48.76億元;廣東38.33億元;浙江36.54億元;山東35.35億元;遼寧23.10億元;云南21.69億元;湖北20.07億元。前10名地區的收入占上半年收入總額的78.5%.?ビ肷夏暉?期相比增幅列前10名的地區為:深圳152.2%;湖南100.9%;新疆95.6%;青島85.3%;山西83.1%;貴州82.4%;陜西76.1%;江西64%;寧波60.5%;寧夏55.4%.??
(二)地稅系統組織收入情況。地稅系統組織企業所得稅收入802.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13.09億元,增長36.2%。?ナ杖攵盍星?10名的地區為:浙江98.19億元;廣東96.20億元;江蘇89.41億元;上海71.73億元;山東45.62億元;北京37.75億元;河北31.41億元;河南31.25億元;寧波29.79億元;深圳27.48億元。前10名地區的收入占收入總額的69.6%。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列前10名的地區為:江西72.8%;山西66.4%;河南53.5%;海南50.7%;江蘇50.5%;浙江49.6%;青島49.5%;安徽48.4%;河北48.1%;遼寧42.1%。??
(三)企業所得稅收入增幅大,但不均衡。2004年上半年企業所得稅收入增幅明顯高于往年,但地區間、不同經濟類型間增幅差異較大。?シ值厙?看,東部地區企業所得稅收入占全國收入的75.6%,中部地區占14.7%,西部地區占9.7%。國稅系統增幅超過50%的地區有15個,增幅低于10%的地區有4個,在增幅列前10名的地區中有4個屬于西部地區;地稅系統增幅超過50%的地區有5個,增幅低于10%的地區有1個,在增幅列前10名的地區中沒有西部地區。?シ志?濟類型看,私營企業的所得稅增長最快,增幅為74.2%,其次為股份制企業,國有企業則出現了負增長。
?ザ?、企業所得稅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是經濟增長因素。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04年上半年GDP增速達到9.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1.6%,經濟的快速增長,企業效益的穩步提高,帶來企業所得稅收入的快速增長。??
二是政策性因素。各級稅務機關認真落實房地產開發企業售房預征企業所得稅和交通運輸企業代開票政策,企業所得稅收入增長明顯。浙江地稅、青島地稅落實上述兩項政策的企業所得稅收入就達到其總收入的30%以上。??
三是加強征管因素。各級稅務機關強化對重點稅源企業的監控,加大專項檢查和清理欠稅力度,進一步促進了企業所得稅收入的增長。??
四是匯算清繳因素。各級稅務機關高度重視匯算清繳工作,強化管理,嚴格檢查,確保匯算清繳工作質量。多數地區匯算清繳中稅款入庫是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北京國稅局僅石油石化行業匯算清繳入庫就達63億元。??
三、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2004年上半年,企業所得稅收入已完成全年計劃的67%,為完成和超額完成全年收入任務打下了良好基礎。下半年,隨著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將有所下降,加之落實企業所得稅各項減免稅政策的力度不斷加大,預計企業所得稅收入的增幅將比上半年有所放緩。因此,下半年應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依法治稅,積極推進企業所得稅規范化管理。各級稅務機關要加強對新辦企業的管理,搞好國地稅溝通與協作,處理好分享體制改革后征管范圍的劃分問題;強化重點稅源企業的監控和管理,根據當地實際重新確定重點稅源戶,定期分析、及時掌握重點稅源企業生產經營、預繳稅等情況;從嚴管理核定征收企業,嚴格執行政策,依法、合理核定企業所得稅額和應稅所得率;建立健全企業所得稅規范化管理的各項制度,規范業務流程,嚴格審批程序。??
(二)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嚴格執行企業所得稅政策規定。一是各級稅務機關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認真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業所得稅審批項目后續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4]82號)精神,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審批項目取消和下放后的具體管理措施,規范事后監督檢查的程序,明確管理權限和項目審查標準;二是嚴格執行交通運輸企業代開票政策,凡是未按3.3%預征企業所得稅的地區,應及時糾正,維護稅收政策的統一性和執法的嚴肅性;三是要繼續貫徹落實西部大開發、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高新技術企業、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所得稅優惠政策,并做好執行優惠政策對收入影響的統計。??
(三)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提高納稅評估水平。各級稅務機關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全面推進電子申報,整合現有資源,逐步實現企業所得稅數據省級集中,實現相關數據的信息共享,從而提高各類數據的統計、分析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企業所得稅納稅評估方法,根據當地分行業各類經濟指標,建立納稅評估模型或指標體系,以此進一步推動企業所得稅的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
(四)改進企業所得稅收入分析方法,加強企業所得稅收入的分析、預測工作。各級稅務機關應每月及時掌握企業所得稅收入進度、增減情況和引起收入增減變化的原因。要改進企業所得稅收入分析方法,收入增減變化不僅要與歷史同期對比,更要與即期稅源對比,重點分析不同經濟類型、不同行業企業所得稅收入變化情況和原因;企業所得稅政策變化對收入的影響;GDP、企業利潤總額和增長幅度與企業所得稅收入的彈性關系。??
2004年上半年,北京、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河南、湖北、廣東、云南、陜西等省(直轄市)國稅局、地稅局積極開展了企業所得稅收入的分析、預測工作;內蒙古、新疆、吉林等省(自治區)國稅局及時報送了重點稅源監控企業報表。對以上單位予以通報表彰。
附件:1.2004年上半年分地區國稅局企業所得稅收入情況表 (略)
2.2004年上半年分地區地稅局企業所得稅收入情況表 (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01修訂)
2001-02-28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選舉辦法
2001-03-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修正)
2016-06-06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
2009-05-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及周邊建筑安全管理的通知
2008-10-1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7-12-31國務院關于核事故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
2007-06-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
200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