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是指已經依法成立而且生效的合同,經過解除后不再具有法律效力,而使合同向將來終止法律效力或者自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一項法律制度。合同解除有兩種情況,一是協議解除,一是法定解除。
1、長效合同缺乏解除條件約定
一些履行期限很長的合同,在合同履行期內則可能發生各種不同情況,一些情況將使合同訂立基礎改變。我國合同法并沒有規定“情事變更原則”,因此在出現相應事件時,缺乏法定的變更或解除合同的規定,則必然損害當事人利益。因此,長效合同缺乏解除條件的約定,應當作為法律風險予以重視。
《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熟時失效。”《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根據有關規定,當事人在長效合同中應當將一些合同訂立的基礎因素改變約定為合同解除條件,如當事人一方資產狀況嚴重惡化、一方企業性質發生重大變化。
2、合同解除通知義務履行不當
在合同當事人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或者根據法定解除條件解除合同時,解除與否仍然是當事人的權利,行使解除權必須通知對方。這種通知自達到對方當事人時產生解除合同的效力。但當事人通知義務履行不當同樣會產生法律風險。
采用書面通知方式是一種有效的證據固定手段,若企業通過口頭通知解除合同,則可能出現對方不予理會,繼續要求履地合同,同時企業沒有及時行使解除權,對方為履行合同的支出則可能要求企業賠償。這種法律風險仍然屬于法律監管的法律風險。為避免法律風險,應當采用書面形式通知,對方能夠簽收的盡量取得對方的簽收。
3、合同解除后續事項約定不明
合同解除并不像有些企業經營者想象的那樣,合同已經解除就萬事大吉了。通常合同解除后還有很多善后事項需要約定明確,在協議解除時,由于解除的情況千差萬別,所以就更需要特別注意。完全未進入履行的合同較為簡單,若已經作出了準備活動或者合同已經部分履行時,雙方關于合同之前履行情況的處置就必須與解除合同一并解決。若解除條件或解除權為事先約定,則此時應當積極對后續事項進行協商,達成解決方案。如果是事后協商解除合同,必須將有關條件談妥后才簽署解除合同協議,此時合同一定不能有待定條款出現。否則產生的各種不規范都屬于企業法律風險。
實踐中,合同解除后因一些后續事項約定不明產生的糾紛占有一定比例,該法律風險并非個別現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勞動仲裁時效規定
2019-12-23駕駛證怎么都找不到了,該怎么補辦?
2020-04-03合同權利義務終止需要的條件
2020-04-13有人侵犯了我的版權,請問訴訟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0-04-14離婚后是否享有房屋產權?
2020-04-15商標侵權危害大,處罰手段輕不了
2020-04-16商標權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0-04-16延誤治療:法律后果了解一下
2020-04-16發生工傷事故如何認定,賠償時間是多久
2020-04-21你在電影中常見到的死刑和死刑辯護是什么?
2020-04-26農村房屋繼承需要多少錢稅費
2020-04-26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04-27大病救助申請書怎么寫?
2020-04-27論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4-27夫妻共同債務需要怎么樣認定?
2020-04-28解決民間借貸糾紛方法是什么
2020-04-28未婚生子女通常給誰撫養?
2020-04-28要求增減子女撫養費的條件有哪些?
2020-04-28農村子女撫養費怎么計算?
2020-04-28子女撫養費應該如何支付?
2020-04-30婚前個人財產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30婚前財產訴訟離婚如何分割?
2020-04-30起訴要求變更子女撫養費需要什么證據?
2020-05-02子女撫養權數額和給付期限如何確定?
2020-05-02離婚子女撫養權可不可以再審?
2020-05-03想要減少子女撫養費如何起訴?
2020-05-03拆遷房可以買賣嗎?
2020-05-04夫妻復婚以后離婚協議還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05提前離職能否拿年終獎
2020-05-08公司更改名字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0-05-09破產清算和解散清算的區別
2020-05-10企業破產程序是怎樣的
2020-05-10有限責任公司清算財產包括哪些
2020-05-10兩個孩子撫養權怎么判決?離婚以后是否可以變更?
2020-05-11遺囑要怎么寫?怎么樣寫遺囑才有法律效力?
2020-05-13老板不發工資怎么到勞動局投訴?
2020-05-13構成挪用資金罪的要件
2020-05-13我國的加班工資到底要不要扣除個人所得稅?
2020-05-14哪些行為構成煽動、分裂國家罪
2020-05-14房屋買賣合同到期未履行如何終止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