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辦法
《工傷認定辦法》已于2003年9月18日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5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頒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為規范工傷認定程序,依法進行工傷認定,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
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按照前款規定應當向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
第四條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五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二)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
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的樣式由勞動保障部統一制定。
第六條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以
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第七條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
時效內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八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需要可以對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
實,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助。用人單位、醫療機構、有關部門及工會組織應當負責安
排相關人員配合工作,據實提供情況和證明材料。
第九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進行工傷認定時,對申請人提供的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職業
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不再進行調查核實。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
斷鑒定書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格式和要求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要求出具證據部門重新提
供。
第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統籌地區
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一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應由兩名以上人員共同進行,并出
示執行公務的證件。
第十二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工作需要,進入有關單位和事故現場;
(二)依法查閱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詢問有關人員;
(三)記錄、錄音、錄像和復制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
第十三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保守有關單位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
(二)為提供情況的有關人員保密。
第十四條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
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
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第十五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
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于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第十六條工傷認定決定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用人單位全稱;
(二)職工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身份證號碼;
(三)受傷部位、事故時間和診治時問或職業病名稱、傷害經過和核實情況、醫療救治
的基本情況和診斷結論;
(四)認定為工傷、視同工傷或認定為不屬于工傷、不視同工傷的依據;
(五)認定結論;
(六)不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的部門和期限;
(七)作出認定決定的時間。
工傷認定決定應加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專用印章。
第十七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
定決定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以及受傷害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
經辦機構。
工傷認定法律文書的送達按照《民事訴訟法》有關送達的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工傷認定結束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至少保存20年。
第十九條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
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條進行工傷認定調查核實時,用人單位及人員拒不依法履行協助義務的,由勞動
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讓自書遺囑有效?
2019-06-17與小三的通話記錄可以作為離婚證據嗎
2020-03-17孩子在學校受傷,學校要負責嗎?
2020-04-07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的概念
2020-04-09北京的居住證過期了怎么續期?
2020-04-17入職協議還是勞動合同,別再傻傻分不清
2020-04-21房屋中介糾紛及解決辦法(一)
2020-04-22想要領養小孩,你條件合格嗎?
2020-04-26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0-04-29離婚時把財產轉移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0-04-28夫妻個人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0-04-28假冒專利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29買賣二手房網簽備案需多長時間
2020-04-29婚姻法有哪些子女撫養費的規定?
2020-04-29證明有利于孩子成長的證據有哪些?
2020-04-30離婚糾紛夫妻共同財產怎么分割?
2020-05-01離婚訴訟中當事人需要注意哪些舉證技巧?
2020-05-01離婚子女撫養費能不能一次性支付?
2020-05-02哪些情況下能夠不給子女撫養費?
2020-05-02繼子女有沒有贍養老人的法律義務?
2020-05-03對方不履行離婚損害賠償怎么處理?
2020-05-03離婚損害賠償內容都包括哪些?
2020-05-03子女撫養費是什么意思?如何計算?
2020-05-03我國法律規定變更撫養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05-03成年子女能否起訴父母支付撫養費?
2020-05-03私自挖礦,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6借貸糾紛與詐騙罪有本質區別
2020-05-07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規定和數額如何確定?
2020-05-08離婚以后夫妻共同財產可不可以通過起訴分割?
2020-05-08被收養的孩子親生父母是否能要回
2020-05-09有限責任公司清算財產包括哪些
2020-05-10房貸提前還款是否合算
2020-05-10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有利證據?
2020-05-10夫妻起訴離婚需要分居多長時間?
2020-05-11虐待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12房屋拆遷糾紛問題應該如何提起訴訟?
2020-05-12去世后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05-12最新社會保險法解讀看過來!
2020-05-13用人單位對員工有沒有簽約勞動合同是否負有舉證責任?
2020-05-13企業年金是什么?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