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正式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新《公司法》。新《公司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法院執行程序中的股權轉讓是新《公司法》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中股權轉讓的幾種特別規定之一。它是人民法院依據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的執行程序,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在強制執行生效的法律文書時,以拍賣、變賣或者其他方式,轉讓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股權以清償債務的一種強制性執行措施。它是為了保障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債權人權益,允許股東的債權人對該股東的出資,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一、關于股權執行的規定
1998年7月1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意見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五十二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在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中持有股份憑證(股票),人民法院可以扣押,并強制被執行人按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轉讓,也可以直接采取拍賣、變賣的方式進行處分,或直接將股票抵償給債權人,用于清償被執行人的債務。
第五十三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在有限責任公司、其他法人企業中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凍結措施。凍結投資權益或股權的,應當通知有關企業不得辦理被凍結投資權益或股權的轉移手續,不得向被執行人支付股息或紅利。被凍結的投資權益或股權,被執行人不得自行轉讓。
第五十四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在有限責任公司中被凍結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人民法院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征得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后,予以拍賣、變賣或以其他方式轉讓。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不影響執行。人民法院也可允許
并監督被執行人自行轉讓其投資權益或股權,將轉讓所得收益用于清償對申請執行人的債務。
第五十五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在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中的投資權益或股權,在征得合資或合作他方的統一和對外經濟貿易主管機關批準后,可以對凍結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予以轉讓。如果被執行人除在中外合資、合作企業中的股權以外別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其他股東有不同意轉讓的,可以直接強制轉讓被執行人的股權,但應當保護合資他方的優先購買權。
新《公司法》關于人民法院在強制執行程序中對股權的轉讓的規定,并不需要征得全體股東過半數的同意。而是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讓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行使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接到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放寬了優先購買權的條件)。
2005年1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第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拍賣五日前以書面或者其他能夠確認收悉的適當方式,通知當事人和已知的擔保物權人、優先購買權人或者其他優先權人于拍賣日到場。優先購買權人經通知未到場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第十六條規定:拍賣過程中,有最高應價時,優先購買權人可以表示以該最高價買受,如無更高應價,則拍歸優先購買權人;如有更高價,而優先購買權人不作表示的,則拍歸應價最高的競買人。順序相同的多個優先購買權人同時表示買受的,以抽簽的方式決定。
二、股權執行中優先購買權存在的價值沖突
《拍賣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買受人是指以最高應價購得拍賣標的的競買人。從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和《拍賣法》中我們可以看出,最后買受人只有一個:競價最高的人或通過抽簽方式取得的人。如果對有限責任公司中的股東的股權轉讓,以拍賣的方式進行,有多個優先購買權人也就是其他多名股東都同時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按最高院的司法解釋通過抽簽的(賭博的)方式進行從而只有一個買受人的話,這就破壞了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這也不符合新《公司法》最大的尊重當事人私法自治的理念。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三、強制執行程序中股東優先購買權的保護
優先購買權,是特定的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優于他人購買某項特定財產的權利。
我國民商法上有關優先購買權的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即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合伙人的優先購買權,承典人的優先購買權,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優先購買權等。股東優先購買權是基于股東權中的自益權而產生的一種基本股東權利,是股東為了保護自身利益而行使的不同意其他股東轉讓出資額時的優先受讓權。其行使的目的是“避免第三人的加入而破壞有限公司之閉鎖性特質。故賦予公司及其全體股東有指定受讓人行使優先受讓權之權利”。(應突出有限公司的人合性特點)
執行程序中的股權轉讓,從司法實踐來看,一種方式是在法院監督下的被執行人自行轉讓股權,由被執行人將轉讓所得收益用于清償對申請執行人的債務。對于這種方式中股東優先購買權的保護,完全可以按照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進行即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另一種方式就是強制執行程序中對被執行人的股權進行拍賣,用拍賣所得清償被執行人的債務。拍賣是指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將特定物品或者財產權利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
在拍賣場合,優先購買權是否可以行使,國外大致有兩種不同的立法模式:1、否定說。《德國民法典》第512條規定:“以強制執行方式或破產管理人所為之出賣,不得行使優先購買權。”2、肯定說。《法國民法典》第815-15條規定:“如共有人中的一人將其在共有財產中或其中一處或數處的全部或部分權利拍賣時,……每個共有人得在自拍賣時起算起一個月的期限內,通過法院檔案報關書記處或向公證人聲明取代買主。”
我國學者大致有兩種觀點:1、認為在以拍賣形式出賣標的物的場合,不存在優先購買權。2、認為因為標的物的拍賣,而使優先購買權歸于消滅。
王澤鑒先生也認為在這種情形下,優先購買權的行使是被排斥的,他的理由是:“在強制拍賣之情形,優先購買權若亦得行使,應買之人勢必銳減,買價難免偏低。”因此,優先購買權人如欲購得標的物,可參加應買,與他人公平競爭。
從新《公司法》中,我們可以看出立法上并未排斥股東在強制拍賣的情形下優先購買權的行使。新《公司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可見,其他股東只有在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才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對有限責任公司中的股東的股權轉讓,以拍賣的方式進行的,在有多個股東競價最高(高于非股東)同時主張優先購買權時,法院不應以抽簽的辦法確定買受人,而應根據新《公司法》的立法精神,由各股東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原因除了前文談到的股權在執行中存在的價值論外,還應提一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是屬于司法解釋,而新《公司法》是屬于基本法律,二者出現競合應以基本法律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離婚證哪里辦?離婚證最新辦理流程有哪些?
2019-08-13老師收學生手機不還,合法嗎?
2020-03-03不正當競爭糾紛如何防范
2020-03-27什么是試用買賣合同
2020-03-31路上莫名被人搶劫了錢包,對方會判多久?
2020-04-03購買到非新車,能否解除合同?
2020-04-09針對車的保險注意事項
2020-04-15實習生如何辭職
2020-04-15單獨約定試用期無效嗎?
2020-04-15騙取出口退稅罪如何認定
2020-04-23遭遇家庭暴力,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
2020-04-24你知道什么是“虐待罪”嗎?
2020-04-26兒子欠債父親要不要還債?
2020-04-27被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是否能索賠?
2020-04-27戶口在外地需要什么離婚手續?
2020-04-28債權人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嗎
2020-04-28債務人配偶連帶責任如何認定?
2020-04-28調整懷孕女職工崗位合理嗎
2020-04-29不服仲裁訴訟代理合同糾紛能否申請撤銷
2020-04-29婚姻法如何規定子女撫養權?
2020-05-06夫妻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怎么計算?
2020-04-30商家無售房許可,售房合同是否有效
2020-04-30繳納購房契稅具體時間是什么
2020-05-01婚后繼承財產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夫妻離婚損害賠償怎么舉證?
2020-05-02子女撫養費訴訟時效多長?如何起訴?
2020-05-03民事訴訟反訴可以什么時候提起
2020-05-04醫生誤診怎么賠償?
2020-05-04銷售假冒注冊商標,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7整容失敗如何維權?
2020-05-07空白勞動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05-08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10股東怎么申請公司清算
2020-05-10訴訟離婚過錯損害賠償需要具備哪些法定條件?
2020-05-10訴訟離婚男方是過錯方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10訴訟的有效期
2020-05-21保險財產損失賠償限額了解一下
2020-05-11不避讓急救車,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12老板不發工資怎么到勞動局投訴?
2020-05-13包工頭出現了拖欠工資應該找誰投訴?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