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醫療事故的人身損害賠償,以往大都是依據《民法通則》、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進行處理。當事人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主張非醫療事故的人身損害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規定“?條例施行后發生的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訴到法院的,參照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此條規定明確了《條例》與《民法通則》的適用關系。《條例》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其側重醫療行政管理關系,對于出現的醫患糾紛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后構成醫療事故的,在行政上如何進行賠償作出了具體規定,因此,法院審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時,在尚沒有其他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應當參照執行;但畢竟是“參照執行”,而不是“必須執行”,所以,法院在審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時并不僅限于《條例》的規定,而應當將《民法通則》作為解決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主要適用法律規范,特別要體現民法基本原則和歸責原則的適用。而《解釋》正是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民法通則》的基本原則和歸責原則制定出來的司法解釋,主要是用于人身損害賠償類案件,在賠償項目和賠償標準上,有了明確的規定,也是人民法院審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時的參照。?在性質上屬于“不完全法條”?中的“引用性法條”。而引用性法條則是指“在其構成要件或法律效果的規定中,引用其他的法條”的法條。其主要功能,從立法技術角度看,是為了避免重復規定或避免掛一漏萬的規定;從法律適用角度看,該種法條具有授權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為補充法律的功能。
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因故意行為致患者損害的行為就不應得到這種限額賠償的利益,而只能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使其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在故意醫療糾紛中,人民法院應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而排除《條例》的適用。
?
非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也可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醫患關系屬于消費關系,應受該法的調整。《民法通則》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間的關系,應是基本法與專門法的關系,而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的規定與《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基本上是一致的,兩者之間在損害賠償方面基本精神也是一致的,并不存在沖突。因此,非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也可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遭遇非法行醫。患者到非醫療機構就醫受到損害的,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處理。?“對具有執業資格的醫務工作者在核準地點、核準范圍外從事診療、護理工作,但其行醫的地點系醫療機構以及沒有執業資格的人在醫療機構中單獨從事診療、護理工作的,列醫療工作者及沒有執業資格的人為被告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需要律師嗎
2021-03-05協議離婚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2夫妻分居多久可以自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3-03協議離婚需帶證件有哪些,夫妻離婚要準備什么證件
2020-12-21自愿離婚協議書模板怎么寫
2021-02-22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
2021-03-11自愿離婚協議書2020模板是怎樣的
2021-02-22部隊離婚需要什么手續?有哪些條件?
2021-01-04離婚了還住在一起怎么認定關系
2021-02-05未成年子女撫養費標準
2021-01-18小孩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0-12-06出生證明委托書怎么寫
2020-12-23孩子撫養權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1-03-09監護人設立的方式有哪些
2021-02-02探視權起訴狀如何寫,探視權糾紛起訴狀范文
2020-11-16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
2020-12-24我國非婚生子女怎么上戶口新政策?
2020-12-02非婚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確定
2021-01-10新婚姻法子女撫養權如何規定的?
2021-02-19離婚案件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