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在民法中,遲延承諾是指受要約人作出的承諾超過承諾期限到達要約人。我國現行合同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對遲延承諾的法律后果作了如下規定:第二十八條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非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承諾有效,否則為新要約。第二十九條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在正常情況下承諾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超過承諾期限到達要約人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承諾不予承諾外,承諾有效因為驗收超過期限而被接受。
分析:
兩個常見問題是什么?這是延遲承諾。對要約人來說,他面臨的現實是接受的晚。
這兩者有什么區別?其原因及相應的法律后果?;诓煌脑?,會產生不同的法律后果。承諾在期限內發出的,按照正常情況可以及時送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逾期送達的,要約人需要積極及時地采取作為或者不作為,以交易或者保護自己的利益。超過期限發出的承諾無效,除非要約人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第29條似乎沒有問題,但就第28條而言,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劃分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
原因:
首先,讓我們比較一下生活中類似的場景:小唐約小王下午6點在橋上見面,當我們看到已經是下午6點半了,小王還沒來。這時,小王應該先解釋一下他為什么遲到嗎?還是小唐應該主動找出小王遲到的原因,根據小王遲到的具體原因及時采取行動?顯然,按照我們通常的邏輯,反正小唐遲到了,小唐也沒有過錯。但現在第29條的類比是給小唐增加了一項義務,即查明小王遲到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行動。
那么我們將根據第28條和第29條設想這種情況。甲方向乙方提出以5元的價格將杯子賣給乙方的報價,報價截止日期為1月10日。乙方在收到要約后作出回復,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乙方在1月10日后回復甲方,且信件遲到。此時,如果甲方不采取行動,合同將不成立。
(2)乙方在1月10日前回信給甲方,但由于其他原因導致信件延遲。在這種情況下,與情形(1)相比,甲方不作為的,合同成立。對甲方來說,這也是一種遲到的承諾,他的不作為將導致完全不同的法律后果。這難道不給當事人一個隱含的義務嗎?即查明其遲延承諾的原因,并根據遲延承諾的原因采取相應的行動保護自己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是乙方向甲方說明延遲到貨的原因更為合理,還是甲方在面對逾期信件時主動找出延遲到貨的原因并及時采取行動更為合理?
為什么同樣的遲延承諾會單方面給要約人帶來如此相反的法律后果?問題是什么,只是一個事件或現象。同樣的現象可能來自不同的原因。因此,如果我們要求只知道(只有義務知道)這一現象的一方立即按照現象發生后的原因和本質采取行動。這就給了他們在現象發生后找出原因的隱性義務。這顯然不公平。
結論:《合同法》第29條權利義務劃分不公。第二十九條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發生法律沖突。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募股權投資協議中涉及的對賭條款是什么
2020-12-14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二審終審判決生效一審法院執行嗎
2021-02-05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高層建筑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9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土地轉讓合同條款變更手續的辦件條件,依據和程序是什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