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有確鑿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提取資金以逃避債務債務;
(三)喪失商譽;
(四)喪失或者喪失商譽或者其他可能導致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當事人一方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另一方當事人提供適當擔保的,應當恢復履行。實際上,在司法實踐中,在行使不安抗辯權并中止履行合同后,如果一段時間后,合同的履行情況沒有改善甚至進一步惡化,那么為了避免造成更多的損失,中止履行的一方當事人可以進一步解除合同。有人建議,我們應該在這個時候向更多的律師尋求幫助。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交通事故碰到人如何處理
2021-02-28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