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出臺《關于審理公證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就如何正確理解、適用和貫徹《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司法部律師公證指導司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對公證的民事權利義務有爭議的,可以起訴。
問:請談談《規定》的起草背景和過程。
A:公證法明確了公證機構作為獨立民事責任主體的法律地位。該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從不同方面進一步規定了公證的民事責任,為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公證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據。
但由于《公證法》的規定比較原則,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公證機構和公證人的過錯認定標準有待進一步明確;(2) 公證機構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需要進一步明確;(3)公證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能否就公證書的有效性提起訴訟需要進一步統一。
為更好地貫徹執行公證法有關規定,預防糾紛,促進和諧,最高人民法院及時啟動了該規定的制定工作。經過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反復研究論證,起草工作已經完成。2014年4月28日,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14次會議討論通過了《規定》。
問:請談談條例的主要內容。
A:共有七條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明確了公證損害賠償責任糾紛的被告人和責任性質;二是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變更請求,公證事項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交的撤銷公證書或者公證書無效確認書,并告知其向出具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交復核;三是明確公證書出具后,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公證的民事權利義務有爭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四是明確公證機構在公證損害責任糾紛中的過錯認定標準;五是,明確了公證機構因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申請公證而造成公證書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失的責任。
問:請談談公證機構和公證員的過錯認定標準。
A:根據《公證法》第43條規定,公證損害賠償責任采用過錯責任原則。因此,如何認定公證機構在公證活動中的過錯,是認定公證機構損害賠償責任的核心內容,也是人民法院審理公證損害賠償案件的主要考慮因素。有鑒于此,《條例》第四條結合《公證法》和《公證程序規則》的有關規定,明確規定:公證事項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供證據證明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在公證活動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公證機構有下列過錯:(一)對不真實、違法的事項出具公證書;(二)損毀、篡改公證書或者公證檔案;(三)泄露實踐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4) 違反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制定的公證程序、證明規則和行業規范出具公證書的;(五)公證機構在公證過程中不履行審核職責的,造成公證書錯誤或者不真實的;(六)經公證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申請,公證書有錯誤的,不予更正或者補正的;(七)其他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司法行政部門強制性規定的情形國務院。
在明知證明材料虛假的情況下出具連帶賠償的公證書
問: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申請公證,造成公證機構損失的,公證機構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規定,請您談談出具錯誤的公證書,給他人造成損失的。
A: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申請公證,導致公證機構出具的公證書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以過錯承擔賠償責任。對此沒有不同意見。但是,對于出具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是否應當對他人的損失承擔責任,以及在實踐中如何承擔責任,存在著不同的理解。鑒于此,《條例》第五條明確規定,公證機關依法履行審核義務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不依法履行審核義務的,因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明知公證材料虛假或者惡意串通當事人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問:請談談關于公證事項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就公證書的效力另行提起訴訟的規定。
A:實踐中,公證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是否可以請求法院變更、撤銷或者確認公證書的無效,存在不同意見。有鑒于此,《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公證事項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起訴變更、撤銷或者確認公證書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可以依照公證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向出具公證書的公證機構申請復核。公證書內容不合法或者經復核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注銷公證書并予以公告,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規范公證制度,使公證法更具可操作性
問:請談談《條例》對公證行業的影響。
A:《條例》的頒布,對于進一步完善公證制度,深入貫徹執行《公證法》,促進公證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條例》進一步完善了公證制度。明確了公證法第四十條與第三十七條的關系,明確了公證實踐過錯的具體情形,合理確定了公證機構的賠償責任,使公證法更具可操作性。其次,《條例》為公證機構和公證員依法執業提供了指導。有助于公證機構和公證員正確認識和把握公證執業標準,進一步規范執業行為,勤勉履行職責,最大限度地規避或降低賠償責任風險,促進公證行業健康發展。第三,明確了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民事責任。有利于規范和制約當事人的舉證行為,促使當事人正確履行舉證責任,降低公證實踐中的責任風險。
問:請談談如何推動《條例》在公證行業的實施。
答:司法部計劃于近日下發通知,對全國公證行業學習貫徹《條例》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各地通過專題培訓、座談、案例分析等方式,認真學習領會《條例》內容,使每一位公證人公證從業人員和公證管理人員能夠真正理解司法解釋的內涵和要求,切實把《規定》落實到公共領域,以促進公證員的持續健康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2020最新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0-12-07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