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經離境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患者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本單位規定的醫療期限內(4)女職工懷孕、分娩、哺乳(5)自法定退休年齡起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不滿5年(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包括勞動者不稱職、用人單位不能解除的情形。員工不稱職、用人單位不能辭退的主要情況有六種:《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在離職期間和離職后,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并將檢查結果書面通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與未經離境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解除或者終止?!吨腥A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應當及時安排疑似職業病患者的診斷;疑似職業病患者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疑似職業病患者在診斷和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如果員工患有職業病或在工作中受傷,并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根據《員工工傷和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的規定,傷殘評定標準分為10個等級,1~4級為完全喪失工作能力;5-6年級意味著他們大多數人失去了工作能力;7~10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本條所述的“部分喪失行為能力”一詞包括多數喪失行為能力和部分喪失行為能力。換言之,如果雇員患有職業病或工傷,并被確認為1級殘疾,即使他不稱職,雇主也不得終止勞動合同。注:雇員必須在本單位患有職業病或工傷,除在其他單位患職業病或因工負傷的人員外。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的情況下,《勞動法》規定的醫療期內的醫療期不是指勞動者需要治療的期間,而是指解雇保護期。《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限規定》第二條規定,醫療期限是指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就醫休息的期限,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員工不稱職,但在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能終止勞動合同,治療期與治療時間不一樣。醫療期的長短取決于工人的累計工作年限和單位的連續工作年限。《企業職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限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職工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就醫的,根據實際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至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一)實際工作年限不足十年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不足五年,即三個月;六個月超過五年。(2) 實際工作年限超過十年的,單位工作年限不足五年,即六個月;五年以上不滿十年的九個月;十年以上不滿十五年的十二個月;15年以上不滿20年的,為18個月;二十多年二十四個月。注:這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的計算方法,上海的算法不同。女職工孕期、分娩期、哺乳期是指女職工懷孕期間。生育期是指女職工生育的期間。根據國家規定,正常產假為98天,符合獎勵或延長產假條件的,單獨計算。哺乳期是指從嬰兒出生到一周歲的時期。法律為三屆女性雇員提供特別保護,即使她們不稱職,如果處于“第三階段”“用人單位今后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6.如果用人單位連續工作15年,且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勞動合同法》考慮到老員工對企業貢獻較大,再就業能力較低,因此加強了對老員工的保護es。如果雇主連續工作15年,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如果是男性雇員,如果你不稱職,通常超過55歲,雇主只能支持你直到你退休。在適用的情況下,應注意,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老員工必須在本單位連續工作15年,以滿足解雇保護的條件。如果他們只符合條件,但在本單位連續工作了15年,雇主可以以不稱職為由解雇他們。在這里,小編總結了本單位終止合同的相關信息,有明確的法律法規支持,可以在現實中直接使用,也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和肯定。如果您還有任何問題,可以在線咨詢或找律師。他們是專業人士,我相信他們能讓你滿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函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20最終解釋權是否是合同要約
2021-01-05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不扣安全帶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0-12-17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農場土地轉讓合同范文格式是什么
2020-11-24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