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污罪與挪用公款罪的異同貪污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貪污、盜竊、詐騙、非法占有公共財產的行為,或者是受委托的人員的行為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人民團體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管理、經營國有財產,貪污、盜竊、詐騙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國有財產。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從事違法活動,或者挪用公款進行大量營利活動的行為,或者挪用大量公款3個月以上的。
挪用資金罪是指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資金挪用為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歸還的,或者三個月以上未歸還,但數額較大的,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違法活動的。
貪污罪與挪用公款罪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客體復雜;客觀方面包括職務便利的使用;侵權的客體包括公款;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由于二者關系密切,1997年刑法頒布前的立法規(guī)定,挪用公款不能返還的,以貪污罪論處。1997年刑法修正案規(guī)定,挪用巨額公款不退還的,依法從重處罰,但不以貪污罪論處。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歸還將不再以貪污罪論處。它只指挪用的公款因經營虧損、投資失敗、被騙等客觀原因無法返還的情形。如果行為人主觀上不愿退錢,客觀行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特點,應以貪污罪定罪處罰。貪污罪與挪用公款罪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一是犯罪對象的范圍不同。挪用公款罪的客體包括公款和公共財產,挪用公款罪的客體一般限于公款;
二是主體范圍不同。挪用公款罪的主體僅限于國家工作人員。貪污罪的主體除國家工作人員外,還包括受國有單位委托管理國有財產的非國家工作人員。三是犯罪目的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目的是挪用公款。挪用不是占有,而是返還。也就是說,挪用只是暫時使用。從挪用的目的來看,不是以公款為己任,而只是為了取得使用權和收益權。侵吞者的初衷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歸還,而不是永久占有。貪污罪的目的是永久非法占有。行為人非法控制公共財產后,希望最終轉移公共財產的所有權,使所有權的真正所有人永久喪失行使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的權利。以公物為本是貪污罪的一個重要特征,它不同于挪用公款罪。公共財產的所有權由公共財產的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構成。我們必須正確認識“非法占有”的目的。我們不能認為它僅僅是獲得公共財產的四種權利之一。如果只是占有,而真正的所有權主體從來沒有喪失過收益權和處分權,那就不能視為貪婪,應當對污染犯罪進行處罰。因為挪用公款罪是非法借款罪,所以帳簿上和他人面前總會有“挪用”的痕跡,甚至會留下欠條,沒有余額賬戶。通過查問,可以知道公款被犯罪人挪用。為了達到永久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貪污罪必然要千方百計掩蓋貪污、盜竊、詐騙公款的行為。因此,很難發(fā)現公款已被占用。即使是因為嫌疑追查,也很難查清公款是否被行為人非法占用,因為行為人變造或者銷毀了賬冊,用偽劣商品填補了缺口挪用了商品,挪用公款罪與挪用公款罪在客觀行為和主觀方面有相似之處。二者的主要區(qū)別不在于挪用的“對象范圍”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人民團體的“公款”還是非國有性質的“資金”,而在于犯罪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還是非國家工作人員。
刑法第272條第一款規(guī)定:“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的,構成挪用資金罪。同時,第二款還規(guī)定:“在國有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從事公共事務的人員,以及國有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國有單位的工作人員”任何被任命為非國有公司的人員,企業(yè)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單位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二款還規(guī)定,國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國有金融機構派駐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共事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或者客戶的資金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因此,如果行為人是國有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非國有單位資金自用或者借貸給他人的,將受到處罰只要在數額、不退還期限、資金使用等方面符合挪用公款罪的規(guī)定,就應當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無論資金是國有還是國有,其犯罪數額都應當是挪用公款的總額他們所占的比例。因此,挪用公款罪與挪用公款罪的區(qū)別,并不在于挪用公款的性質;挪用公款罪的客體不僅限于純國有單位的資金,還包括私人單位的資金。單位挪用資金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或者挪用資金罪的,只需審查行為人的身份即可認定:
(1)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擔任國家工作人員(含“準國家工作人員”)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人民團體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的資金歸個人使用的,構成挪用公款罪;(二)在國家機關和其他國有單位,非國家工作人員挪用本單位的資金歸個人使用的,構成挪用資金罪;(三)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委派,由非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共事務的,以及其他依法從事公共事務的人員(包括在黨的機關、政協(xié)辦公室從事公共事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自己的資金歸個人使用,構成挪用公款罪;如果公務員在非國有公司、企業(yè)中任職,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征地拆遷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3網上購物的時候要怎么維權
2021-03-03車禍對方死亡了我會被拘留嗎
2021-01-05離婚糾紛的案由如何認定
2021-01-16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上市公司收購流程有哪些
2021-02-01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勞務作業(yè)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qū)別
2021-02-09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