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土地流轉中青苗補償標準有何規定。在我國,對青苗的補償已經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因此,政府有義務也有責任監督和保障綠地分配給被征收人。
我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并對被征收的農民進行補償。在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農村特別是郊區出現了大量集體土地被征用的現象。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應當依法足額及時繳納,并為被征地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苗木所有人所有。
征地安置補助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被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向被安置人員支付安置補助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經被安置人同意,將安置補助款支付給被安置人或者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用。市、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資金使用的監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承包人依法征用承包土地,承包人要求發包人支付所收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的,應予以支撐。
承包人以轉包、租賃等方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第三人的,青苗補償費歸實際出資人所有,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附著物所有人所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附件:青苗補償標準:征地前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被毀壞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一季田間作物的產量和產值計算補償。具體補償標準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對剛剛播種的作物,按一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生產成本;對正在生長的作物,按一季產值補償最高生產成本;對可以收獲的作物,不補償成本;對正在生長的作物,按一季產值補償最高生產成本不能收割的,按一季補償;生長多年的經濟林木,盡量移栽,由用地單位支付移栽費。必須減少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實際價值給予補償。對用材林,林權人應當自行采伐,用地單位只支付采伐工時費,不予補償。苗木、地上附著物補償,是指土地利用單位因苗木、地上附著物毀損,向種苗單位、個人和附著物所有人支付的補償。以上就是小編為你解答的所有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訪問律師網在線法律咨詢。你也可以閱讀相關的法律知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能認定工傷,員工應該怎么索賠
2021-02-13疫苗質量管理存在安全隱患,部門可采取的措施
2021-02-10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國有土地出讓土地增值稅怎么算
2020-12-26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土地流轉協議書范本
2020-12-20農村征地中,哪些情況下可以拒絕簽字
2021-01-31房屋拆遷補償談判有什么技巧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