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是政府在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為安置被拆遷戶而興建的住房。即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拆遷,并安置被拆遷人或承租人的住房。由于安置對象的特殊性,這類房屋的銷售不僅受到法律法規的規范,也受到當地政府相關政策的制約。根據相關法規和政策,安置房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配套商品房或重大市政工程中因居民搬遷而建的中低價商品房。如黃浦江兩岸的世博拆遷。根據相關規定,被安置人取得此類配套商品房的,房屋產權屬于個人,但取得所有權后5年內不能上市交易。另一種是因房地產開發等拆遷,拆遷公司通過其他渠道或代安置群眾購買低價商品房。這種商品房和普通商品房沒有區別。屬于被安置人的私有財產,不受轉移期限的限制。它可以自由上市交易。這時,會有人質疑,這兩種房子的交易風險有多大?
雖然第一類安置房的交易在法律上受到限制,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安置房與普通商品房的價差較大,安置房的交易市場實際上已經形成,甚至還有批量購買此類房屋轉賣“牛”牟利的。雖然買賣雙方先簽訂買賣合同,辦理付款和房屋交接手續,但5年后辦理房屋過戶手續的做法并不違法,屬于法律行為;那么在漫長的5年里,很有可能是出賣人當面違約房價上漲會帶來巨大的利益,購房者的權益也會受到侵害。這只是風險的一方,另外拆遷安置房面臨二次拆遷等不確定因素,導致買賣雙方發生糾紛。
與第二類安置房相比,它們安全得多。但由于房屋屬于不動產,我國《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權利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應當依法登記后生效,未經登記不得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所以對于購房者來說,購買安置房還是不能馬虎。購買安置房需要關注安置房是否取得了房屋所有權證。如果沒有,人民法院一般會因為爭議房屋沒有權屬證明,認定安置房買賣合同無效。如果有,相當于普通商品房的銷售。除這兩種情況外,還有第三種情況,即買賣雙方簽訂合同時,拆遷安置房沒有權屬證明,但發生糾紛時,房屋已經領取了權屬證明(包括可以領取但出賣人故意不領取)。此時法院一般認為買賣行為有效,買受人可以請求法院強制過戶。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官司同等責任怎么賠付
2021-01-11模擬拆遷協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06建筑所有者是否承擔建筑設計侵權責任
2020-12-27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監護人無法履行職責由誰來照顧
2020-12-01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交了土地出讓金的房子就可以買賣嗎
2021-02-10征地拆遷后農民就業問題如何解決
2021-02-04紹興則水牌房屋拆遷戶口在本村嫁到異地的是否有補償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