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拆遷過程中遇到補償太少的情況,可以先和房產中介協商。當然,你必須掌握一定的相關法律知識和國家規定。如果談判失敗,你可以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公租房拆遷補償標準:
現實生活中,公租房拆遷引發的糾紛很多,但大多是由于有權簽訂合同的承租人取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后,私自處罰或欲占有房屋造成的。公共住房租賃權實際上是居住權的體現,可以轉化為產權。有權居住的人享有該房屋所產生的一定份額的產權。認為承租人是房屋的唯一所有人是錯誤的,是對物權的誤解。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出租房屋被拆遷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也就是說,公租房被拆遷的,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承租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房屋內其他居民雖然也享有被拆遷房屋的補償安置待遇,但無權與拆遷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
公共住房的“共同居住者”是什么意思?“共同居住人”是指符合下列條件的人:
1。他在被拆遷房屋所在城市有固定住所。他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簽發時實際居住一年以上(特殊情況除外);
3。沒有其他住房或有其他住房但難以居住的人。婚育不受上述一年異地居住和住房條件限制。
可視為“同居”:
1。有本市常住戶口,在拆遷許可證簽發之日因婚姻關系居住在被拆遷公房內的,即使居住不滿一年,也視為同居。但在取得拆遷補償后,他們一般無權要求本市其他公房的拆遷補償份額。
2。一般來說,自拆遷許可證簽發之日起,因婚姻關系在本市居住滿5年的,也視為共同居民,可以領取拆遷補償金;
3,公房被拆遷城市有常住戶口,而且由于家庭矛盾和住房困難,這些房子沒有被住房占用。拆遷時,戶籍因服兵役、上大學、服刑等原因遷出公房,市內無福利房。
承租人能否繼承公房拆遷?
公屋租戶去世后,其他居民經常為租戶的身份而戰。因為誰是承租人決定了誰有權與拆遷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法律還明確規定,公房租賃權在某種意義上是繼承的,不因承租人死亡而喪失。原共同居民或者配偶、直系親屬可以繼續履行租賃合同。《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居住房屋承租人在租賃期內死亡的,共同居住兩年以上的家庭成員可以繼續履行租賃。也就是說,與原承租人同居兩年以上的原承租人家屬可以繼續租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的規定,遺產是指公民死亡時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也就是說,遺產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留下的財產;第二,必須是公民本人所有的財產;第三,必須是合法財產。只有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成為遺產。
因為房屋承租人不是公有房屋的所有人,他只有居住權和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不屬于他的個人合法財產。如果承租人在房屋拆遷前死亡,因為承租人的原身份無法得到補償,這種身份利益不能作為遺產分割。
我們提醒您:如果您在拆遷過程中遇到補償太少的情況,可以先與房產中介協商。當然,你必須掌握一定的相關法律知識和國家規定。如果談判失敗,你可以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情感咨詢騙了幾千元怎么維權
2020-11-30退休金是單位發還是國家發
2021-02-17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
2021-03-24經濟糾紛會異地審理嗎
2021-03-25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給政府征地要不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2020-12-21劃撥土地可以辦理他項權證嗎
2020-12-31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公告公示嗎
2021-02-012020棚改項目拆遷補償方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拆遷房產證和增宅房產證稅收有升么區別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