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yī)療糾紛的訴訟中質證是怎么規(guī)定的
醫(yī)療訴訟中關于質證的相關規(guī)定
第四十七條?證據(jù)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jù),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當事人在證據(jù)交換過程中認可并記錄在卷的證據(jù),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第四十八條?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應當保密的證據(jù),不得在開庭時公開質證。
第四十九條?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jù)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
1、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并經人民法院準許出示復制件或者復制品的
2、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jù)證明復制件、復制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
第五十條?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jù)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針對證據(jù)證明力有無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
第五十一條質證按下列順序進行:
1、原告出示證據(jù),被告、第三人與原告進行質證
2、被告出示證據(jù),原告、第三人與被告進行質證
3、第三人出示證據(jù),原告、被告與第三人進行質證
人民法院依照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jù),作為提出申請的一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
人民法院依照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jù)應當在庭審時出示,聽取當事人意見,并可就調查收集該證據(jù)的情況予以說明。
第五十二條案件有兩個以上獨立的訴訟請求的,當事人可以逐個出示證據(jù)進行質證。
第五十三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
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第五十四條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并經人民法院許可。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予以準許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證人因出庭作證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先行支付,由敗訴一方當事人承擔。
第五十五條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
證人在人民法院組織雙方當事人交換證據(jù)時出席陳述證言的,可視為出庭作證。
第五十六條《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guī)定的“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1、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
2、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
3、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
4、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
5、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前款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
第五十七條?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其他表達方式作證。
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第五十八條?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證人進行詢問。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讓證人進行對質。
第五十九條?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
鑒定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
第六十條?經法庭許可,當事人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fā)問。
詢問證人、鑒定人、勘驗人不得使用威脅、侮辱及不適當引導證人的言語和方式。
第六十一條?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一至二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出庭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人民法院準許其申請的,有關費用由提出申請的當事人負擔。
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出庭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進行詢問。
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由當事人各自申請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就有案件中的問題進行對質。
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可以對鑒定人進行詢問。
第六十二條?法庭應當將當事人的質證情況記入筆錄,并由當事人核對后簽名或者蓋章。
二、醫(yī)療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1、患者(原告)應當承擔初步舉證責任。患者(原告)應當首先證明其與醫(yī)療機構間存在醫(yī)療服務合同關系,接受過被告醫(yī)療機構的診斷、治療,并因此受到損害。如果患者(原告)不能對上述問題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其請求權是不能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上述問題,患者(原告)用門診或者住院病歷、檢查診療報告單、診斷結論或者診斷證明等就足可以證明。故發(fā)生醫(yī)療糾紛后,患者在第一時間及時向醫(yī)方要求復印病歷、保存第一手資料尤為重要。
2、醫(yī)療機構(被告)應當證明其醫(y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并證明其醫(yī)療行為不存在過錯。這種證明不能是只有言語的抗辯,必須拿出確鑿的證據(jù)證明。
3、如果醫(yī)療機構(被告)拿不出具有合理說服力、足以使人信賴并符合法定要求的證據(jù),證明不了其醫(y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yī)療過錯,人民法院就會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推定醫(yī)療機構(被告)的醫(yī)療行為存在過錯,并推定其醫(y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醫(yī)療機構(被告)就要承擔敗訴的結果。所以,一般情況下,通過申請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來獲得證明,便是對醫(yī)療機構較為有利的選擇;而作為患者(原告)一方的代理律師,一般都不會主動申請進行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醫(yī)療糾紛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民事訴訟中,相關的舉證和質證都是有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在醫(yī)療糾紛的訴訟中,雙方需要嚴格遵守舉證和質證的相關規(guī)定。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wǎng)提供專業(yè)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在兩塊地上如何建物
2021-01-09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qū)別
2021-03-25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qū)別
2021-01-29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