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地審批的主體是國務院和省政府。省政府限制35公頃耕地和70公頃非耕地。征地補償安置的主體是被征地的市、縣人民政府。
3。對征地補償標準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協調裁定。一是由市、縣級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申請裁定。根據《物權法》,為了公共利益,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單位和個人的集體所有的土地、房屋和其他不動產。國家實行耕地專項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征地程序:發布征地通知書-現狀調查確認-與村民協商,組織聽證-組織,征地材料審批上報征地審批公告征地補償登記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編制審批補償安置方案實施交地安置征地糾紛的協調與裁決。
6。征地補償的一切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足額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和農民集體。土地補償費: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征地畝數×前三年年均產值×補償倍數(6-10倍)。
8。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標準由省政府制定并提供給業主。
9。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集體所有土地被征收時,應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就業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安置補助:前三年平均值×補償倍數(4-6倍)×安置人數。申請協調裁定的期限:10日至60日。
12。協調裁決的具體程序為:提出協調申請——實施協調——提出裁決申請——受理裁決申請——依法作出裁決——出具裁決意見——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備案行政訴訟。
13。行政復議: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認為地方政府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征地過程中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不當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所依據的有關抽象行政行為是違法的。民事訴訟:土地補償費權屬糾紛、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之間土地補償分配糾紛、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不當糾紛、安置補助糾紛、地上附著物補償糾紛。行政訴訟:因不當或者違法使用征地審批權引發的糾紛,因違法辦理征地手續引發的糾紛,當事人對爭議裁決機構作出的征地補償安置標準決定不滿的,對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關于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補償和劃撥糾紛的決定不滿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滯納金最高限額
2021-02-02手術簽字非直系親屬可以簽嗎
2021-03-02家暴致流產怎么判
2021-01-24股東不配合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06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2020-11-16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