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規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款的強制性規定,是指生效的強制性規定。”。因此,只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才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合同的無效。那么,我們首先要判斷和認定什么是有效規范。根據權利義務的剛性,法律規范可分為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強制性規范又可分為有效規范和行政規范(或禁止性規范)。一般認為,所謂強制性效力規范,是指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違反這些禁止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不成立的規范;或者雖然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確規定違反這些禁止性規范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不成立,但是如果違反這些禁止性規范的合同繼續履行,將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第三方的主要利益。所謂強制性規范或禁止性規范,是指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確規定違反這些規范將導致合同無效或不成立,而違反此類規范繼續履行合同的,將受到國家行政處罰。但是,合同本身并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利益,只損害國家關系管理規范的變更順序。違反這種規范后,如果合同繼續有效,就不會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而只損害當事人利益的規范。
2。有效強制性規范與行政強制性規范的區分方法在理論和實踐中,強制性規范分為有效強制性規范和行政強制性規范,但對有效強制性規范與行政強制性規范的區分存在不同的觀點理論上。
現在我國比較成熟的觀點是王利明教授的三分法:一是法律法規違反規定,會導致合同無效或不成立,是自然有效的規定;二是法律法規不違反規定,會導致合同無效或不成立合同。但是,如果違反這一規定,合同繼續有效,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這也屬于有效性規定;第三,法律法規沒有規定,違反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不成立。雖然違反了規定,但如果合同繼續有效,就不會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只會損害當事人的利益,這屬于取締規定(行政規定)。第三,土地征收審批規定是強制性規定。根據強制性規范的認定方法,我們認為《土地管理法》關于征地必須經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規定,屬于強制性規范的效力,而不是管理。從嚴格控制土地利用和保護耕地的角度看,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也沒有征地審批,但簽訂的征地補償協議是無效的。但是,如果承認合同的有效性,必然會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應認定合同無效。由于被征地人對行政機關的信任,行政機關應當賠償被征地人的損失。但是,如果行政機關在判決前獲得征地批準,需要慎重判斷補償協議是否無效。
以上是本網站編輯組織的相關內容律師網. 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有復雜的問題,請咨詢律師網他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育部部署高考,高考移民是什么
2020-11-30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不按時發工資怎么辦
2021-03-02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是指什么意思
2020-12-23集體土地流轉如何登記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