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的關鍵不在于農民是否簽字同意,而在于是否合法。
如果是合法征地,農民不簽字也沒用,因為征地是國家行為,由市、縣政府代表國家實施。
2。判斷征地是否合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是否有兩個公告:市縣政府發布的征地方案公告和國土資源局發布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這兩個公告應該貼在被征地的村組里,老白看得出來。
如果沒有這兩個公告,土地征用將被視為非法。對于非法征地,農民當然有拒絕的權利,地方政府也不能強占。被征地農民的權利是什么?土地補償知情權?
被征地農民的土地補償知情權是指土地部門在征地公告發布后,以公告的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民的土地補償標準和補償金額,并告知被征地農民的土地補償標準、補償金額,安置補助的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應當自征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地人為單位,編制并公布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最近實施的綜合地價和統一年產值標準也屬于農民知情權范圍。在制定這些標準之前,行政機關還需要進行廣泛的調查。農民有權申請聽證,也有權知道聽證結果。
2。在組織實施征地審批前,市、縣政府應當在確認被征地農民的調查結果后,將確認的材料作為必要的審批材料報審批機關審批,經審批機關批準后,按照批準的征地方案實施征地。
審批調查的結果是審批市縣政府公布的征地權屬、土地類型、年產值、苗木、地上附著物等是否與農民簽字一致。調查結果核準權的具體體現是補償登記。根據土地補償公告辦法,土地所有人、承包人、承包人和地上附著物所有人在土地補償公告后,根據調查結果確認函和產權登記文件,賠償登記在指定地點進行。核實調查結果與登記中的簽字結果是否一致,如不一致,有權拒絕登記領取賠償金,賠償金
3,補償方案聽證權
補償方案聽證權不是上述土地征收事先的聽證權,而是指土地征收實施機關提交擬征收土地補償后,依法實施補償方案的聽證權計劃根據征地計劃公告報主管部門批準,征地部門再次聽取被征地農民的意見,被征地農民仍有申請聽證的權利。
這一權利的法律依據是《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土地征收公告辦法》對此作了較為具體的規定。登記后,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地上附著物所有權消滅。
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批捕后可以見家屬嗎
2021-03-19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