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征收程序違法的,被征收人對征收補償不滿意的,可以拒絕拆遷。被征收人對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三條。公告應當載明征收補償方案、行政復議權、行政訴訟權等。
市、縣人民政府和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征收補償的宣傳和說明工作。
依法被征收的,同時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第十四條【征收復議與訴訟】被征收人對市、縣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第十五條【征收調查登記】房屋征收部門應當組織對房屋征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位置、用途、建筑面積等進行調查登記,被征收人應當予以配合。調查結果應當向房屋征收范圍內的被征收人公告。
第十六條【房屋征收范圍的確定】房屋征收范圍確定后,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圍內新建、擴建、改建或者改變房屋用途,以不正當方式增加補償費;違反本法實施的規定,不允許作出賠償。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將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有關手續。中止有關程序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中止期間。暫停期限不得超過一年。二是拆遷協議雙方的法律地位無效。由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區分自己行為的能力,被拆遷人簽訂的拆遷協議無效。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1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負責民事活動。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在實踐中,與未成年人簽訂合同的情況很少,常見的是與老年人簽訂合同。一些老年人后來被證實患有老年癡呆癥。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簽署的所有協議都是無效的。更離譜的是,拆遷人往往不與房主簽訂拆遷協議,即拆遷人往往與被拆遷人的親友簽訂拆遷協議,這也是無效的。在簽訂拆遷協議過程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拆遷人,未辦理相關拆遷手續,即不具備拆遷資格的,所簽訂的協議視為無效。
在實踐中,為了趕上進度,在法律程序不完備的情況下,拆遷方往往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在這種情況下,拆遷行為應當確認無效,并可以請求法院確認協議無效。
以上是對“征收程序違法,被征收人能拒絕嗎?”我們可以理解,如果征收程序違法,如果被征收人對征收補償不滿意,可以拒絕拆遷。被征收人對征收決定不服的,也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保證
2020-11-09破產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