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物損失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絕對損失,另一種是相對損失。絕對損失,包括事實損失和法律損失。事實上,損失是指抵押物的基本形態已不存在,如抵押物因不可抗力被拆除或毀壞。法律損失是指雖然抵押物的基本形態仍然存在,但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抵押物不能再作為原權利的客體(如抵押物被國家征收等)。但是,擔保物的損害是否也應屬于擔保物的損失?本文認為有兩種情況。一是抵押物的形式沒有根本改變,只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害,但其價值卻降低了。比如,作為抵押物的樓頂被強風掀翻,作為抵押物的長安車受損,沒有完全報廢。在這種情況下,抵押財產不應被視為滅失。二是抵押物的形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僅降低了其價值,而且從根本上喪失了其使用價值。機床作為抵押物的主要部件損壞的,應視為抵押物的損失。相對損失是指物質形態仍然存在,只有價值被替代。抵押物轉讓、出租等,抵押物絕對滅失,無論在事實上還是在法律上,都被各國立法視為抵押物代位求償的原因。但在抵押物相對損失的情況下,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贊揚、反對和妥協。例如,日本民法典不僅承認抵押物絕對滅失時的代位權,而且承認抵押物相對滅失時的代位權。日本《民法典》第304條規定,抵押權人在抵押物出售或者出租時,可以代位行使抵押物的價款和租金;德國對抵押物轉讓價款請求權的代位行使持積極態度,但對租金請求權的代位行使持否定態度但是,意大利只規定,只有當抵押物被完全銷毀時,才能進行代位求償。本文認為,在抵押物相對滅失的情況下,無論是抵押物的轉讓價款還是抵押物的租金,都不需要對抵押物進行代位求償。因為基于抵押權的公示效果和追索效果,即使抵押物轉讓給第三人,抵押權人仍然可以對抵押物行使抵押權。如我國《擔保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第三款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登記的抵押財產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并告知受讓人轉讓的財產已經抵押。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受讓人的,轉讓無效轉讓抵押財產的價款,應當提前清償抵押權人或者交由與抵押權人約定的第三人保管。”。在這里,法律規定了抵押物轉讓時如何保護抵押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有哪些
2020-11-22手腕功能鑒定評殘
2021-01-22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設執行董事嗎
2020-12-28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