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產交付是指動產所有權轉移給受讓人的法律事實。因為交付是占有的轉移,所以也被稱為占有的交付。交付的法律意義是公示,即動產物權設立、變更、轉讓的法律事實。實際交付是指動產的讓與人將其對動產物權的直接控制權轉讓給受讓人。這也是最常見的交付方式。轉讓人也必須意味著交付。簡易交付是指受讓人占有或者持有動產,與讓與人達成協議后交付完成,又稱無形交付。如果甲方向乙方借款后又與乙方簽訂了出售甲方房產的合同,甲方應與乙方達成協議,完成對甲方財產的交付。占有權變動是指轉讓人仍占有動產,受讓人在產權變動后取得間接占有的情形。也就是說,甲乙雙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約定交付房屋,但甲方仍擁有房屋,定向交付是指轉讓的動產物權被第三人占有的情形,轉讓人將其返還請求權轉讓給受讓人。第三人應當向受讓人交付。
由于動產的證券化,轉讓人將動產證券交給轉讓人,與動產本身的交付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如倉單、提單所載貨物的交付。
國內外動產物權交付方式無顯著差異。物權法對動產交付有若干特別規定,分別在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和第二十七條中有簡易交付、核準交付和變更占有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占有動產的依照法律規定,物權來源于行為發生效力時的法律。簡易交付,又稱無形交付,是指受讓人在動產物權變動前占有動產的,轉讓人設定并轉讓動產物權的,不需要是現在的實際交付,物權變動發生在轉讓合同生效時。實際上,簡易交付是一種概念上的交付,以動產物權轉讓協議代替實際交付。它不破壞動產物權變動的一般原則,而是在特殊情況下的一種靈活性。在簡單交貨時,我們要注意兩點。一是在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受讓人必須給予動產占有權,但在審判實踐中不需要考慮受讓人占有動產的原因;二是當事人不僅應當就物權轉讓達成協議,而且在協議生效時具有物權變動的效力。在審判實踐中,應當注意相關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依法審查當事人之間的設立質權或者動產所有權轉讓合同是否有效,判斷物權變動是否有效。第二十六條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占有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而不交付的權利。讓與人設立或者轉讓動產物權時,因動產為第三人占有,讓與人不能進行實際交付,將返還第三人的權利轉讓給受讓人而不交付。理論上又稱返還權的轉讓或返還權的代位求償。
在實踐中,應當注意本條中“第三人”的范圍,即在物理意義上能夠直接占有和控制被轉讓物的一方。例如,保管合同、動產質押協議等動產占有的保管人和質權人、承運人或保管人接受貨物并簽發提單或倉單、未經授權的動產占有人也屬于本文中的“第三人”。轉讓人的返還權究竟屬于債權請求權還是物權請求權,學術界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不僅包括財產權返還請求權,還包括債權返還請求權。為了防止第三人將動產返還給讓與人,交易過程比較復雜,受讓人向第三人主張權利也比較方便。第二十七條動產物權轉讓時,當事人雙方約定轉讓人繼續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協議生效時生效。占有變更是指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約定轉讓人繼續占有動產,受讓人取得動產的間接占有,以替代實際交付。占有權的變更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是轉讓人與受讓人達成協議轉讓動產物權,一般使受讓人通過設定出售或者轉讓擔保取得動產所有權。第二,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應當存在特定的法律關系,使受讓人能夠間接占有動產。例如,租賃關系、委托關系和其他類似的關系都變為占有關系。第三,讓與人已經直接或者間接占有了該物,否則就不能適用占有的改寫。應當指出的是,我國《物權法》禁止物權變動設定質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出質人代表質權人占有質物的,質押合同不發生效力”,對于占有變更和善意取得,筆者傾向于認為占有變更不能發生善意取得。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或朋友處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師網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任意解散包括哪些方面
2021-03-24公司董事辭職需哪些程序
2020-12-21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炒股開戶注意事項
2021-01-06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