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總則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并將被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所取代。《民法典》施行前,《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向人民法院主張民事權利的期限為三年。多套房屋買賣涉及不動產權利和登記、返還財產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權利要求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二)不動產權利人、登記動產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三)請求支付贍養費、贍養費或者贍養費;(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一房兩房該歸誰。兩份合同均未登記,標的房屋未交付的,屬于兩份合同均未實際履行的狀態,履行優先權以先簽合同的履行優先權為準。也就是說,哪一份合同在簽訂之日前就將房屋產權優先考慮,即先簽訂合同的一方可以優先考慮房屋產權。
(2)兩份合同均未登記,其中一份已交付標的房屋。其中一個合同是實際履行的,這反映了賣方的意愿,這種履行也是合法的。此時,接管房屋的一方可以取得房屋的產權,無論簽訂合同的先后順序如何;
(3)兩份合同中有一份已辦理過戶登記,另一份未辦理過戶登記(無論哪一方已交付房屋),房屋管理人取得房屋產權時,已經登記在冊。由于房屋轉讓登記是物權變動的范圍,按照物權優先于債權的原則,先登記后確認各程序簽訂的合同,而未登記的合同只能選擇向出賣人索賠。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向人民法院主張民事權利的期限為三年。多套房屋買賣涉及不動產權利和登記的,適用訴訟時效。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