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購房合同中經常出現的“霸王條款”。
1。簽合同時有空格。一般情況下,開發商(銷售人員)會向客戶遞交一份擬定合同。合同中會有許多空白處。有些地方需要雙方確認,相關內容將被注入,而有些可選的填充位置可能仍然是空的。
這些漏洞為開發商將來作弊提供了條件。比如標準合同第15條“產權證延期辦理,違約金按每天購房總價的萬分之三計算”,但如果你不注意,開發商(銷售人員)將本條款設計為按已付房價萬分之三承擔違約責任。前不久,我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個案例:如果推遲一年多辦證,我們只交了96元。或者在不能按時辦理的情況下,干脆讓買家退房。在其他情況下,合同中的違約條款表面上看起來是公平的,但實際上是不公平的。例如,雙方約定,任何一方解除購房合同,應支付總房價的40%作為違約金。其實,這只是對購房者的一種限制。開發商一般不可能把賣的房子收回來不賣。
2。不平等的違約責任
對購房者要求嚴格,但盡量為自己規避一些責任,這是一些開發商的共同特點,具體體現在買賣合同中的不平等違約責任。例如:“出賣人應當在年月日前交付使用。逾期交付的,每逾期一個月向買受人支付買受人已付房價款3%的罰款,作為違約金;買受人逾期不向出賣人支付房價款的,視為違約,出賣人有權按買受人已付房價款的10%扣除違約金。“不平等條款不等于雙方支付的違約金金額和逾期日期。我國法律規定,訂立合同顯失公平的,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面對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人們可以理解為不可抗力。然而,在房地產企業眼中,不可抗力有另一種說法。一些房地產商擴張的不可抗拒因素,甚至包括純粹的開發商本身或第三方。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應該向購房者承擔違約責任。格式條款擴大了自己的免責范圍,排除了對方當事人的主要權利。面對這些“霸王條款”,購房者必須拿起法律武器,堅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他們不應該允許房地產商侵犯他們的權益,而應該要求他們承擔違約責任。如果你在這方面需要幫助,打電話給律霸。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中醫保統籌支付部分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24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申請破產法人個人債務還用還嗎
2020-12-07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刑事賠償如何受理
2021-02-03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執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