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買賣雙方均有權要求對方履行訂立本合同的義務,但不得根據本合同的內容直接要求對方履行(交貨或付款)。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與日本民法中的預約不同。根據日本的案例,如果義務代理人不回應義務代理人完成銷售的意圖,義務代理人可以請求法院履行正式的銷售合同。如果只要求義務代理人承諾訂立買賣合同,則視為沒有法律利益,不予接受。(2) 買賣雙方所享有的這種保留權稱為“保留權”。在性質上,它只在保留的當事方之間有效,不具有對抗第三方的效力。出賣人將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的,買受人不得主張合同無效。但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民法上的先合同權稱為“先合同完成權”,其性質屬于“形成權”,其效力是:先合同完成權人行使的權利的單方含義,即:,買賣雙方在預合同中建立買賣合同關系。它具有物權性質,可以轉讓,可以成為扣押的對象。辦理虛假登記(預登記)具有對抗第三人的物權效力。(3) 一方不履行訂立合同義務的,構成違約,但另一方不得依照第一百一十條關于強制實際履行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強制違約方訂立合同。本條之所以不賦予保留權人請求保留義務人履行合同的權利,是因為根據合同法關于合同自由原則的規定,當事人有完全的訂立合同的自由,不受他人和組織的強制。如果法院強迫當事人訂立買賣合同,就會剝奪當事人的意志自由,這是違反合同自由原則的。因此,強制訂立本合同屬于《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第一款所稱的“法律上不可執行”。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區域性裁判的實踐與此不同:保留人有訂立本合同的義務,債權人有申請履行的權利,法院應當責令債務人表達訂立本合同的意思。債務人不表示意思的,視為自判決之日起表示意思。本合同成立后,債權人有權要求付款。基于訴訟經濟原則,債權人可以結合請求訂立和履行本合同。(4) 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訂立合同的義務,構成根本違約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合同法關于違約責任的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也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合同法規定,行使法定的合同解除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但是,應當指出的是,預約合同的性質決定了違約或終止預約合同的損害賠償僅限于喪失機會(失去信任),而不包括可獲得的利益(履約利益)。(5) 定金承兌的預付合同違約的,定金的處罰只能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執行: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定金應當滅失;收取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定金雙倍返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遣送出境是什么意思
2021-02-27醫療事故鑒定步驟都有哪些呢
2020-12-19車禍對方死亡了我會被拘留嗎
2021-01-05什么是律師風險代理,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增加注冊資本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8股東分紅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31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可以簽訂免息借款協議嗎
2021-02-21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