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于2002年8月被A公司錄用,并與A公司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勞動合同。2003年3月A公司更名為B公司,A公司同時注銷,法人資格終止。雖然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仍然是B公司的法定代表人,B公司成立后,卻未與小劉變更勞動合同。2003年10月,B公司的小劉突然不辭而別,前往C公司工作。這一舉動使B公司在管理上十分被動。B公司一氣之下,將小劉訴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小劉賠償違約金50000元,并追究C公司的連帶賠償責任。但仲裁庭的仲裁結果是:駁回B公司全部的申訴請求。
用人單位與職工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職工違反服務期約定,違約跳槽,職工本應承擔違約責任,但為何仲裁庭卻駁回用人單位全部的申訴請求,裁決用人單位敗訴?
解答分析
在庭審過程中,B公司出示的勞動合同依然是A公司與小劉所簽訂的勞動合同。仲裁委員會認為,正是由于B公司在公司法人與法定代表人的認識上的不明確,致使其在變更公司名稱后未能與職工及時變更勞動合同,造成了勞動合同書上甲方與實際用人單位名稱不符。在公司法人變更的情況下這份勞動合同當然不能成為雙方新勞動關系權利義務的合法有效合同。由于B公司未與小劉變更勞動合同,原勞動合同對雙方建立的勞動關系并不具有約束力,故全部駁回了B公司的申訴請求。
仲裁委員會這樣的裁決是正確的。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意思協商一致的結果,其上記載的內容既包括雙方的權利,也包括雙方的義務。合同一方主體變更了,就意味著合同上的權利義務發生了轉移。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權利義務發生轉移的,須經另一方當事人同意。本案中,勞動合同一方主體A公司變更為B公司,但原先A公司與小劉間的勞動合同并沒有進行任何變更,因此,A公司與小劉間的勞動合同對于B公司而言并沒有法律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會影響政審嗎
2020-12-17最高院關于擔保法的6個重要疑難問題的司法觀點
2021-01-27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