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資的仲裁有效嗎p>
根據國家現行規定,企業扣留、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勞動者不僅有權要求企業無償退還扣留、拖欠的全部工資,而且有權要求企業多支付25%的賠償金。根據勞動部(1995)223號文第3條規定,本規定具有處罰性質,主要針對用人單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政策的行為。因此,如果企業扣減或拖延工資是不合理的,仲裁委員會和法院一般會支持25%的工資補償,這里要明確的一點是“工資”的含義。很多勞動者錯誤地認為工資是指勞動合同約定的基本工資,這是對法律規定的錯誤理解。無論是根據國家統計局或原勞動部的相關文件,“工資”都不僅僅是基本工資,還包括獎金、加班費、補貼等。因此,正確理解“工資”二字,應當是用人單位實際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性收入總額,且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勞動者實際工資收入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最低工資標準計算。這就需要勞動者在勞動仲裁和訴訟前準備好工資數額的證據,在簽訂合同時最好說清楚。抓住這一點,職工可以最大限度地維護權益
對于實行標準工時的企業,如果安排職工加班或加班,延長其工作時間,職工在加班費糾紛中該怎么辦
,按規定支付加班費或者加班工資。如果是綜合計算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在一個計算周期內,超過標準工作時間的,還應支付加班工資,包括法定節假日工作時應支付三份工資
計算加班工資時,主要區分以下三種情況:在正常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的,應當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在休息日安排加班,不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在法定節假日安排加班的,應當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何確定加班工資的計算依據,具體的計算公式是:將月工資總額除以工作天數或工作小時數,得到日均工資和小時平均工資,這是加班工資計算的基礎。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資總額構成規定》,月工資總額也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工資和特殊情況支付的工資六部分組成,除勞動合同約定的基本工資外,每個月的工作天數和工作小時數應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0)條的規定計算,注意以上兩點時分別為20.92天和167.4小時,在職工申領加班費時,我們不會低估或忽略加班費的計算,如果企業仍存在扣付或拖欠加班費的情況,職工還可以要求額外支付25%的工資補償。為避免不當訴訟索賠,勞動者還應注意用人單位不得支付加班費的特殊情況:勞動者自愿加班,計件工資不完成工作量,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主要指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批準實施不規范工種的,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仲裁時間為一年。如果您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咨詢一下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是否土地確權為前置
2021-02-02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