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舉報一定要實名制?姜*授認為,勞動者遭遇不公正待遇解決途徑之一,即是向勞動保障的行政部門去舉報,并且舉報需要實名,否則,勞動保障部門處理起來有難度。
比較到法院申請仲裁,選擇向勞動保障部門舉報,不僅省去了繁文縟節,還大大節省了時間,如此降低討要成本之舉,為何沒有形成勞動者的趨之若鶩呢?當然不是大家已不需要為拿不到加班費犯愁,而是有關部門長期養成的守株待兔工作法,以及自身的生存困境,讓他們失去了要舉報不想舉報、想舉報不能舉報。
如果說勞動者對本單位的匿名舉報,尚需信心和勇氣的話,當勞動保障部門只有實名舉報才受理時,則近乎于“閉門謝客”了。不說較無保障的農民工,也放下那些在私企工作加班如便飯者,即便在機關事業單位,加班無酬或少酬的現象也比比皆是,勞動保障部門難道真的不知道?
連匿名舉報都不情愿,實名舉報又有多少操作性呢?連薪酬較有保障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拿不到加班費都很少有人敢于實名舉報,又何談私企的職工呢?再看看那些申請勞動仲裁案例,有幾個不是與單位決裂后的“產物”?同樣,如果不是做好了被單位“踢出”的準備,又有幾人能夠實名制舉報?
我們當然希望更多勞動者都能名正言順地公開向單位討還加班費,但對那些只能選擇匿名舉報、甚至“甘于”被侵權者更應給予援助。勞動保障部門不妨要求用人單位每季或者半年申報一次發放情況,再在嚴格復核的基礎上,結合常規性檢查和突擊性抽查,多一些主動,盡可能減少用人單位的“折扣”,增加職工實名舉報的信心。
重視職工實名舉報,不放過職工匿名舉報,對職工沒有舉報的同樣過問,如此做法,才能不斷擴大執法監督的廣度和深度,勞動者也不會因索要應得薪酬而付出被單位報復性開除的代價。可以說,勞動者遭遇不公正待遇的解決之道需要實名舉報,卻不應該是讓勞動執法不難而令勞動者很難的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被拆后如何賠償
2020-11-11沒有見到征地批文,可以拒絕征地拆遷嗎
2021-03-18第三方機構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哪些行為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01侵權民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
2021-02-20復議機關責令重作但原行政機關不履行怎么處理
2021-02-08父母去世留有沒有遺囑的房產怎么繼承
2021-02-05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決定離婚有什么法定條件
2021-03-12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