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程序
勞動合同糾紛訴訟前必須履行勞動仲裁程序,勞動仲裁裁決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有必要區分仲裁時效期和勞動訴訟時效期
(1)一般仲裁時效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時效期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2)仲裁時效中止:在此期間,如有法律原因,仲裁時效自動中止(如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中止事由消除后,時效期間繼續計算。(3)仲裁時效中斷:因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請求有關部門救濟而中斷仲裁時效期間,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自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4)特殊情況下,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1)總則(適用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當事人對終局仲裁案件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逾期不起訴的,裁決具有法律效力(2)特殊情況:終局案件的仲裁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勞動者對終局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法院決定撤銷裁定,對撤銷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仲裁時效期限一般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勞動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訴訟時效期間為15天,自當事人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計算其次,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我國規定了不同于一般民事訴訟的勞動爭議特別程序。發生勞動爭議的,應當先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并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申請仲裁。第二,對勞動仲裁委員會的勞動仲裁不服的,應當自收到勞動仲裁委員會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對于工廠發生的工傷、人身傷害等事項,法院一般會在向法院提起訴訟后,提出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除明顯的人身傷害外,適用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一年、二年)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免責期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