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論述了合同欺詐與合同糾紛的本質區別和理論標準。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注意以下四點:
1看行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履約能力是指合同各方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合同義務的能力。如果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根本不具備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僅具備履行部分合同的能力,但與一方或多方簽訂的合同大大超過了其履行合同的能力,行為人訂立合同的主觀目的往往是為了詐騙對方的財產。在簽訂合同時,合同糾紛的當事人通常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即使在履行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欺詐,也基于大部分的履行能力,但在判斷行為人是否有能力履行合同時,他們的履行能力有些夸張,我們不能只看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是否具備履行合同的客觀和實際條件。有時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不具備履行合同的條件,但在合同履行期間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和經營收入,或者第三方可以在幫助下找到可靠的貨物或資源來源,因此,他也應被視為有能力履行合同。然而,這些因素必須是可靠的,而不是不可靠的錯誤可能性。讓我們來看一起合同欺詐騙取預付款的案件:1984年12月底,被告韓受開發公司經理王的委托,為該公司辦理業務。被告韓某知道該公司根本沒有鋼材,但向一家市政企業公司的銷售員張某謊稱他可以提供鋼材,并與張某簽訂了200噸鋼材的供應合同,騙取該企業20萬元預付款,其中現金1.5萬元。據信已經有4起。這種情況下的虛假承諾是一種不可靠的虛假可能性。看演員是否履行了合同。合同雙方通過履行各自的義務來行使各自的權利,以實現各自的經濟目標。如果你不履行你的義務,只是想行使你的權利來獲得某些利益,那么獲得這些利益是不恰當的。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犯罪者用欺騙手段欺騙另一方相信他。簽訂合同后,其精力被用來騙取合同保證金、預付款或合同標的物。一般來說,他不努力履行合同。即使有一些履行合同的行為,也只是為了掩人耳目,絕不是按照合同規定完整、徹底地履行合同。履行合同的一小部分的目的是為了掩蓋欺騙更多的錢。合同簽訂后,合同爭議各方普遍積極、認真地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即使在簽訂合同時存在某種程度上夸大其履約能力的欺詐行為,他們往往在簽訂合同后盡最大努力履行已簽訂的合同。即使做出了種種努力,它仍然無法履行合同,這不是行為人的初衷。行為人希望通過履行合同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決不想非法占有對方的財產。看一下簽訂合同后的財產流動情況。一般來說,合同糾紛的當事人一旦取得標的物或者對方根據合同支付的預付款、定金,就會投入正常的經營活動,努力在合同期限內履行義務。對于利用合同進行欺詐的行為人,他們將簽署合同視為欺詐財產的手段。簽訂合同的重點是騙取對方貨款、押金和預付款。因此,一旦獲得對方的財物,就會以不正常的方式使用,根本不會將這些財物用于演出。犯罪分子經常將所騙取的財物用于其他目的,或為個人肆意揮霍,甚至利用這些財物進行“劫彼還保”的系列詐騙。雖然一些行為人在履行合同時也花費了一部分金錢和財產,但他們將大部分財產用于其他目的。他們的目的是互相敷衍,以掩蓋他們騙取財產的真正目的。這取決于行為人是否真的愿意承擔賠償責任。行為人的事后態度也是區分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欺詐意圖的重要標志。一般來說,合同糾紛雙方當事人在對方因自身過錯遭受經濟損失時,一般不會推卸責任,會采取積極的補救措施,減少對方的經濟損失或適當賠償對方的損失。利用合同進行欺詐的行為人,無論其行為給另一方造成了多大的損失,都不會采取積極措施予以彌補,而是編造各種借口搪塞,或采取搶彼得還保羅的方法,或干脆攜款潛逃5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2020-12-23公證處是國家的司法證明機構嗎
2021-02-03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