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條款是否只有在雙方達成協議后才有效?標準條款簽訂合同后,制定標準條款的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必須提請另一方注意標準條款,使另一方了解標準條款的內容。標準條款只有在另一方和制定方就標準條款達成協議后才有效。具體案例分析如下:
(I)2005年3月16日,郭先生去干洗店干洗一件乳白色的外套。他告訴店員不僅要把它洗干凈,而且不要把它和其他深色衣服混在一起。店員答應了,并給了郭一份取衣單。當月20日,郭先生去拿衣服時,發現袖子上沾滿了大紅色污漬。被洗衣房再次清洗后,外套上仍然有紅色污漬
因此,郭先生要求干洗店賠償1880元的外套價格。這名干洗工承認,這件外套被弄臟是因為自己的過錯,但聲稱商店的服裝提貨單背面印有“顧客須知”。第三條規定,如果衣服弄臟了,最高賠償金額為1000元。郭隨后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該干洗店《顧客須知》第三條內容無效,并要求該干洗店賠償其外套1880元
經審理,法院認定該干洗店提貨單背面的《顧客須知》為標準合同,“客戶須知”第3條是一個標準條款。在交付提貨單時,干洗工未提請郭先生注意該條款,標準條款未經雙方同意,該條款減輕了干洗工的責任,導致不公平的結果。
(II)根據《合同法》第39條,“使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采取合理措施,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并按照對方的要求解釋條款”,本條款無效,本案涉及的主要問題是格式條款的法律效力。格式條款是指雙方事先準備好重復使用的條款,在簽訂合同時未與另一方協商。公用事業等具有壟斷和特許經營地位的單位單方面制定標準合同和標準條款是常見的,或者服務業的一些單位為了方便和快捷也會制定統一的標準合同
標準條款是由提供貨物或服務的一方單方面制定的。因此,制定方往往傾向于保護自己的利益,減少和免除自己的責任,這很容易造成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后果
基于上述情況,匯編和整理相關標準條款是否需要雙方協商才能生效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標準條款簽訂合同后,在簽訂合同時,制定標準條款的一方必須提請另一方注意標準條款,使另一方了解標準條款的內容。標準條款只有在另一方和制定方就標準條款達成協議時才有效。如果您在這方面有更多問題,盧巴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為什么會出現遲延
2021-03-06董事局和董事會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