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支付加班費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可以,我國對于勞動爭議的解決以下四種:
第一,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尤其是工傷待遇爭議發生后,雙方當事人應當首先進行協商,以達成解決方案。這是最為常見的、也往往是雙方都容易接受的。事實上,矛盾不太尖銳的工傷待遇爭議,常常都是以這個程序來解決的。對職工來講,尤其要注意使用協商的方式解決糾紛,因為發生工傷的職工,往往還要在該用人單位工作,如果過分強調用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可能會為今后的工作帶來不便。當然,我們并不是說要對用人單位作不恰當的妥協,而是想要強調,協商是雙方最易接受,效果也最好的方式。
第二,調解。就是企業調解委員會對本單位發生的勞動爭議進行調解。從法律、法規的規定看,這并不是必經的程序。但它對于勞動爭議的解決卻起到很大作用,特別是對希望繼續留在本單位工作的職工來說,能夠通過調解來解決勞動爭議,也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選擇。
第三,仲裁。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根據規定,當事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書之起7日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內結束。對于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需要強調的是,仲裁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必經程序。就是說,當事人未經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訴訟。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則依據民事訴訟法和勞動法等的規定,受理和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期限為6個月,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當事人如果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當事人必須執行。
如果勞動者就加班費用與用人單位協調不成的,是可以到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班費用。
什么是加班費
加班費是指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生產和工作的需要在規定工作時間之外繼續生產勞動或者工作所獲得的勞動報酬。勞動者加班,延長了工作時間,增加了額外的勞動量,應當得到合理的報酬。對勞動者而言,加班費是一種補償,因為其付出了過量的勞動;對于用人單位而言,支付加班費能夠有效地抑制用人單位隨意地延長工作時間,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2012年2月,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表示節假日加班費需依法納稅。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應負何種責任
2020-11-27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解約定金可否有守約方提出
2021-01-23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對帳單可以當欠條嗎
2020-12-12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工程勞務合同家屬終止有效嗎
2021-01-25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