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產前執行和解取得的債權有效嗎
企業破產前,通過執行和解依法取得的債權是有效的,企業破產后債權會列入破產企業的財產,用于清償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執行和解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三十條?破產申請受理時屬于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以及破產申請受理后至破產程序終結前債務人取得的財產,為債務人財產。
二、執行和解成立應具備的條件
1、和解必須雙方當事人完全自愿。
所謂自愿,是指符合當事人的內在真實意愿,意愿通常指某種具有目的的心理活動。所謂內在真實意愿,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必須與內在意思相一致的結果,是當事人自愿作出的,不是受對方威脅、欺詐、利誘或在自己重大誤解的情況下作出的。任何一方當事人都不得采取非法手段或不正當方式強迫對方當事人與之達成和解協議,否則,就不是出于當事人的自愿。另一方面,和解的內容應當是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協商出來的,并且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政策的有關規定,不得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不得違背社會主義公共道德、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否則,和解協議是不為法律所允許的。
2、執行和解應當在執行程序結束前進行。
在執行程序開始以前,當事人雙方就生效法律文書中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達成某種協議,這不屬于執行和解。因為執行和解是在執行程序進行中,雙方當事人愿意結束執行程序的一種合意。在執行程序結束后,執行義務人的義務已被強制履行,執行權利人的權利已經得到了實現,也不存在執行和解問題。因此,執行和解應當在執行程序結束前進行。
3、和解協議的內容應由執行員記入筆錄。
雖然說和解協議并不是在執行人員的干預下達成的,但執行人員有責任將執行過程中所出現的情況記載下來。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1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人員應將協議的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這是和解協議應當具備的形式要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企業破產前,通過執行和解依法取得的債權是有效的,企業破產后債權會列入破產企業的財產,用于清償債務。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面對拆遷,你知道怎么談判嗎
2021-02-12非法轉賣借來的摩托車后將車竊回構成何罪
2020-12-08解約定金可否有守約方提出
2021-01-23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