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根據勞動部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和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以下人員:
①存在著勞動關系而沒能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例如,用人單位的“富余人員、放長假”的職工,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帶薪上學人員,請長期病假人員、停薪留職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人員;
②企業、事業單位的中共黨委書記、廠長或經理、工會主席等。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個體、合伙制非法人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特殊類型經濟組織,如租賃經營(生產)、承包經營(生產)的企業等等。
二、公司不續簽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自2008年1月1日起,與勞動都簽訂勞動合同的,如果該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不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那么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
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商局侵權認定錯誤如何賠償
2021-01-07政府規劃的宅基地建房可以買賣嗎
2021-03-05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農村換地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9被拆遷人如何確定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2公租房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6拆遷獎勵的標準是什么呢,去哪里查詢
2021-02-17征地拆遷補償需要提供的資料有哪些
2020-12-16農村房屋拆遷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