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理解合同的相對性規則
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關系,其不同于其他民事法律關系(如物權法律關系)的重要特點,在于合同關系的相對性。所謂合同關系的相對性,在大陸法中通常被稱為債的相對性,它主要是指合同關系只能發生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另一方基于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與合同當事人沒有發生合同上權利義務關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據合同向合同當事人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也不應承擔合同的義務和責任;非依法律或合同規定,第三人不能主張合同上的權利。
合同的相對性規則主要包含如下內容:
(一)主體的相對性。
是指合同關系中能發生在特定的主體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另一方當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具體說,首先,只有合同關系當事人彼此之間才能相互提出請求;其次,合同一方當事人只能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或訴訟,而不能向與其沒有合同關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及訴訟。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法律為保護某些合同關系中的債權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也賦予了某些債權以物權的效力。例如《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這種規定在理論上稱為買賣不能擊破租賃,實際上是賦予租賃具有對抗第三人的物權效力。當然這種債權物權化的情形只是例外的情況。
(二)內容的相對性。
是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規定外,只有合同當事人才能享有某個合同所規定的權利,并承擔合同所規定的義務。合同當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張合同上的權利。在雙務合同中,合同內容的相對性還表現為一方的權利就是另一方的義務,另一方承?擔義務才使一方享有權利,權利義務是相對應的,因此權利人的權利必須依賴于義務人履行?義務的行為才能實現。從合同關系內容的相對性原理中,可以具體引出如下幾項規則:
1、合同規定由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原則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規定由當事人承擔的義務,一般也不能對第三人產生約束力。當然,隨著現代產品責任制度的發展,許多國家立法擴大了產品制造商、銷售商對許多與其無合同關系的消費者的擔保義務和責任。但承擔此種責任,也必須有法律的特別規定。
2、合同當事人無權為他人設定合同上的義務。合同當事人約定的為他人設定合同上的條款是無效?的。在實踐中,即使當事人一方與第三人之間存在著經濟上的利害關系(如長期供貨關系等),也必須在征得第三人的同意后才能為其設定義務。
3、合同權利與義務主要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拘束力,一般合同之債主要是一種對內效力,即對當事人之間的效力,但是,法律為防止因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財產的不當減少而給債權人的債權帶來損害,允許債權人對債務人和第三人的某些行為行使撤銷及代位權,以保護其債權,這兩種權利的行使,都涉及到合同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并對第三人產生法律上的拘束力。因此,合同的保全也可以看做合同相對性的例外現象。
(三)責任的相對性。
由于違約責任以合同債務的存在為前提,而合同債務則主要體現在合同義務之中,合同義務的相對性必然決定了合同責任的相對性。所謂違約責任的相對性,是指違約責任只能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即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之間發生;合同關系以外的人,不負違約責任,合同當事人不對其承擔違約責任。《合同法》第109條和第121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違反合同的責任的相對性,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1、違約當事人應對因自己的過錯造成的違約后果承擔責任,而不能將責任推卸給他人。債務人應對其履行輔助人的行為負責。
2、在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債務不能履行的情況下,債務人仍應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3、債務人只能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而不能向國家或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因為只有債權人和債務人才是合同當事人。
二、什么是合同關系
合同是發生在當事人之間的一種法律關系。合同關系和一般民事法律關系一樣,也是由主體、內容、客體三個要素組成。
合同關系的主體又稱為合同的當事人,包括債權人和債務人。債權人有權請求債務人依據法律和合同的規定履行義務;而債務人則應依據法律和合同負有實施一定行為的義務。當然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地位是相對的。在某些合同關系中,當事人雙方互為權利義務,即一方所享有的權利,乃是另一方所負有的義務,反之亦然。因此,雙方互為債權人和債務人。由于債權人和債務人都是相對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合同債權又稱為相對權。主體的特定化是合同關系與物權關系、人身關系、知識產權關系的重要區別。不過,合同關系的主體雖然都是特定的,但不是固定不變的。依照法律和合同的規定,債可以發生變更和轉移,從而使債的主體也會發生變化。
合同關系的內容是指債權人的權利和債務人的義務,主要是指合同債權和合同債務。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關系,乃是債權債務的統一體。有關合同債權和合同債務的問題,祥見“合同的內容”部分。
合同關系的客體主要是行為。因為債權人在債務人尚未交付標的之前,并不能實際占有和支配該標的物,而只能請求債務人為一定的行為,所以合同債權指向的對象主要是債務人的行為而非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怎樣理解合同的相對性規則”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的相對性規則主要包含合同主體的相對性、合同內容的相對性、合同責任的相對性三大方面的內容。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產房到底可不可以出售,要看具體情況
2021-02-21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在職股東可以成立別的公司嗎
2020-12-31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涉臺結婚提交的材料是什么
2020-11-18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