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條款欺詐怎么賠償
《合同法》在“違約責任”中,專門設定了反欺詐條款。這是《合同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一項重要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在日常生活中,經營者欺詐消費者的行為不勝枚舉。
盡管《消法》對此早就規定了加倍賠償,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以及舉證困難等種種原因,實際適用的很少。
《合同法》明確規定了受欺詐可以適用《消法》,無疑給了消費者強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對于商品房銷售中的欺詐行為的加倍索賠是一個重要的法律依據。
根據《合同法》的違約責任原則,一方違約時,另一方只能要求對方賠償實際損失和預期利益損失,并對此作了限制性規定,而規定可以選用《消法》,則加重了經營者的責任。對消費者來說,當能夠證明被欺詐時,可以選擇責任形式,既可以適用加倍賠償,又可以適用合同違約責任,但兩種賠償方式不能并用。盡管如此,消費者選擇了加倍賠償后,并不影響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賠禮道歉、修理、重作,退貨等。
有欺詐行為的合同怎樣處理
按照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有欺詐行為的合同,是無法律效力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合同欺詐”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禁止刑訊逼供手段取證是國家的人權承諾
2021-02-19房產公證費用的計算標準
2020-11-13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