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擔違約責任的條件
1、要有不履行合同的事實(這是認定違約責任的前提條件),主要包括:
①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報酬的;
②當事人遲延支付價款或報酬的;
③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
④質量不符合約定的,等。
2、不履行經(jīng)濟合同的事實,必須是由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過錯引起的。
3、當事人的過錯,可分為故意違約和過失違約兩種:
故意違約:是指當事人明知自己的某一行為將給合同履行造成不良后果,卻放任此種行為的發(fā)生(如收到貨物,無故拒付貸款等);
過失違約:是措當事人應當預見自己的某種行為可能給合同履行造成不良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jīng)預見到了,但因輕信此種后果可能避免,而沒有取必要的措施,致使后果發(fā)生,造成不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事實。
但不論是故意還是過失違約,都要承擔違約責任。
1、過錯責任
過錯責任,是指由于當事人主觀上的故意或者過失而引起的違約責任。在發(fā)生違約事實的情況下,只有當事人有過錯,才能承擔違約責任,否則,將不承擔違約責任。
過錯責任原則包含下列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①違約責任由有過錯的當事人承擔。一方合同當事人有過錯的,由該方自己承擔;雙方都有過錯的,由雙方分別承擔。例如,在來料加工合同中,定作人提供的材料質量不合要求,要承擔違約責任。承攬人本應按合同規(guī)定對來料先行檢驗合格后,方可加工成品。但是,承攬人沒有對定作人提供的來料進行檢驗,而直接把不合格的原料制成質量次的成品。在這種情況下,承攬人也要承擔違約責任。
②無過錯的違約行為,可依法減免責任(如不可抗力造成的違約)。
2、無過錯責任
這一原則是指凡違反合同的行為,除了免責的外,都必須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任何一方合同當事人,不管是國家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還是公民個人,只要因過錯違約,均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合同約定追究其違約責任。在法律面前,在合同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識保證合同
2021-01-23婚姻法解釋二
2020-11-20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yǎng)費嗎
2021-01-09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書
2020-11-15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如何區(qū)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什么是老賴
2021-01-09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jīng)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上海城鎮(zhèn)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guī)定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