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合同有哪些陷阱,如何防范購房合同中的陷阱
一、合同主體不明的陷阱
購房者由于缺乏法律常識,往往會犯一些錯誤,比如沒有明確交易的主體,沒有核查清楚與之交易的人是不是房屋真正的主人,或者房屋的主人是不是只有一個等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簽約前購房者最好查明簽字的人是否是房屋所有權人,如果不是,那么是否持有“授權委托書”等。
二、補充協議的陷阱
簽補充協議在購房交易中很有必要,但要提醒購房者的是,中介或者售房者提供的補充協議一定要看清楚。中介或者售房者一般會主動向客戶出示一份補充合同,主要目的在于表明由于某些特定原因造成不能按期交房的免賠責任,以及面積丈量誤差率差異過大在哪些情況下能免賠等問題,不過這份協議中的內容可能規范也可能不規范,購房者需要仔細看清協議中的條款。
三、售房者解除合同的陷阱
在一些由中介或者售房者已經制定好的合同中,往往會有像“買方無故逾期付款,經賣方催告仍不支付欠款的,賣方可以解除合同并沒收買方全部已付價款”等類似的條款,看起來沒有什么問題但實際上很不公平。依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得知,這樣的條款其實是無效的,所以購房者需要注意這類條款,避免上當受騙。
四、內容“以偏蓋全”的陷阱
有時購房合同中的內容會出現“以偏概全”的現象,比如售房者在合同中承諾臥室的玻璃是中空的,到了交房時發現臥室窗戶只有下面的部分是中空,而上面卻是普通玻璃等等。對策:對于這類問題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要把合同寫得越細越好。不給開發商一點空隙。當然也需要購房者有非常廣泛的建筑、建材方面的知識。
五、過度承諾的陷阱
“在裝修材料上,會選擇最好的國外進口的”,“如果發生問題,在最短時間內解決”等,這樣看起來特別誘人的條款偶爾會出現在合同當中,這讓購房者覺得自己購買了房屋就擁有了很多便利,從而促成交易。實際上,這些條款都是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承諾,甚至可以說是“過度”承諾,什么才是“最好的”材料,多長時間才叫做“最短時間”,這都沒有明確的標準。所以,購房者一定要把每一個具體的時間、具體的地點、具體的材料等內容落實在合同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購房合同中的陷阱,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