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容要相對完善。
欠條要寫清欠款的數額幣種、或者物品的數量以及名稱、品質、規格或者型號等基本自然屬性,拖欠的原因,返還的日期,逾期未還的法律后果,還要寫清債權人、債務人的準確名稱或者姓名,最后要由債務人署名或者簽章并寫清出具的日期。借條除了要寫清上述事項外,還要寫清借期、利息(或者租金)及逾期不還的罰息(或者違約金)等事項。收條除了要寫清上述相關事項外,要特別寫明法律后果是什么,比如“至此,雙方債務結清”,“至此,雙方委托代理合同終止”等。
2、用語要準確。
杜絕使用模糊用語,如“大概”、“估計”、“可能”、“差不多”、“算是”、“或許”等等;含義要清晰明確。筆者碰到很多人這么寫借條:“A借B壹萬元”,從字面上分析讓人糊涂,到底是A借了B的錢還是B借了A的錢呢?其實寫清楚并不難,比如可以寫“A借給B壹萬元”或者“A向B借壹萬元”就不會產生歧義。
3、條據最好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
作為一種快速、便捷的確認方式,一般情況下條據都是手寫的,出具者具有特定性,即由欠者、借者、收者撰寫并簽章,但現實中也不乏由債權人、出借人、送給人撰寫再由欠者、借者、收者簽字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欠者、借者、收者手里邊沒有一張同樣的條據,撰寫者對僅存的一張條據上作了手腳,比如加了借款的數額,那么簽字的人如何去抗辯呢?相反,如果存在兩張完全一樣的(一式兩份)條據,雙方作手腳不但是徒勞的,而且還會因此傷了感情。
4、主體身份要確認。
如果是公司,查一查公司是否已經注銷,公司名稱是否準確(公司名稱差一個字就是另一個公司了,比如“**志誠科技公司”和“北京市**科技公司”就是兩個不同的公司),自然人是否成年(判斷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自然人的姓名是否與身份證相符合(特別注意:同音異字也會留下麻煩)。此外,主體的基本身份信息也要留下,比如自然人的年齡、住址、工作單位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護人員因公殉職如何認定
2021-01-07法律是如何規定股東直接訴訟的
2020-12-05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解除反擔保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0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什么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20土地轉讓稅費有哪些
2020-11-15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