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違約的兩種方式,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都是發(fā)生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履行期限到來之前,二者侵害的同是債權人的期待權,但二者又有區(qū)別,表現(xiàn)在:
1、違約構成不同。
構成明示預期違約應具備:
(1)違約方明確的肯定向?qū)Ψ阶龀鰵Ъs的意思表示;
(2)明確表示在履行期限到來后不履行合同義務;
(3)表示將不履行合同的主要義務;
(4)毀約無正當理由。
構成默示預期違約應具備:
(1)一方預見到另一方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時將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有兩種情況,一是沒有能力履約,二是不準備履約;
(2)一方的預見有確切的證據(jù),至于判斷的標準,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規(guī)定為“有合理的理由認為對方不能正常履行”;
(3)被要求提供履約保證的一方不能在合理的期間內(nèi)提供充分的保證。違約行為形態(tài)
2、違約者的主觀方面不同。
明示預期違約表現(xiàn)為一方能夠履行而不愿履行,這種違約表示明確肯定的,違約者的主觀狀態(tài)只能是故意。而默示預期違約表現(xiàn)為兩種情形:一是一方當事人客觀上沒有能力履行合同,即失去履行能力,這種情形往往是從一些客觀事實推測到的,如一方出現(xiàn)資金困難,支付能力欠缺,負債過多難以清償?shù)?二是一方當事人客觀上能夠履行合同,但卻不打算履行合同,如該當事人商業(yè)信用不佳,己將部分貨物轉(zhuǎn)賣出去等等,這種情形,往往是從當事人的某些行為推測導致的。因此,默示預期違約申違約者對違約行為的發(fā)生主觀上既可能是出于故意,也可能是出于過失。
3、救濟措施不同。
明示預期違約發(fā)生后,受害方有權選擇救濟措施,即受害方要么不接受對方預期違約的表示,等對方的履行期限到來之后,要求對方實際履行,如果屆時對方不實際履行,再按實際違約要求對方承擔責任;要么接受對方預期違約的意思表示,立即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對方賠償損失。而默示預期違約發(fā)生后,受害方享有的第一個救濟措施是通知對方要求其在一個合理的期限內(nèi)提供將來能夠履行合同的擔保,在必要、合理的情況下可以中止履行合同,而不是立即解除合同。如果對方在收到通知后的一個合理期限內(nèi)并未提供將來履行合同的充分保證,則默示預期違約就轉(zhuǎn)化為明示預期違約了,受害方可以明示預期違約發(fā)生時那樣采取選擇的救濟措施,保護自己的利益。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涉外結婚怎么辦理結婚證
2021-03-10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贍養(yǎng)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yǎng)費如何計算
2021-02-28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財產(chǎn)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5年后的房產(chǎn)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產(chǎn)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互聯(lián)網(wǎng)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經(jīng)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保險代理人、保險經(jīng)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