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審判決后由于被告在十五日內上訴,其文書并未生效,二審判決后的法律文書是自送達之日起立即生效的,進入執行程序的前題是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因此應從二審判決生效日為收取遲延履行金的起始日期。
二、一審判決后十五日內如不上訴即視為一審法律文書生效,但二審判決內容是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所維持不僅是原判內容也應包括原判生效時間,因此應從一審判決依法應生效日的十日后作為收取遲延履行金的起點日期,否則象我所經歷二案:一審和二審之間的判決,一案歷時四個月,一案歷時九個月,那當事人起不吃虧太大且有失公平、公正之立法精神。
經上兩種觀點似乎都有道理,到底該如何收取遲延履行金請貴報予以答復。十萬火急!
答: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我不同意第二種觀點。雖然二審判決是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但是這種二審判決同樣是作出后即生效的終審判決,原判決會因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的上訴而不當然有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遲延履行金應當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所以也就是說,應當自二審判決后十日后作為收取遲延履行金的開始日期。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3條:“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弄虛作假如何處罰
2020-12-16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